[实用新型]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及光学触控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7589.3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5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强;刘耀诚;杨项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瓦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型材条 光学 触控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学触控框,尤其是一种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及光学触控框。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场景都需要用到触控电视,比如交互式触控广告机、交互式电子信息屏等,但在这类户外的触控显示器推广中,现有技术存在抗阳光干扰差的致命缺陷。
其原因如下:
当没有阳光干扰的时候,背景图像为一组相对比较亮的图像,这时的触摸物体成像为一相对较黑的数据;但是当阳光照到触摸物体的时候,触摸物体将被照亮,同时向空间反射强烈的红外光,导致该触摸物体在光学感应器中成的像也是明亮的图像,该图像和背景图像很难区分,因此导致抗阳光的能力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阳光的干扰可以基本不影响触摸效果的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及光学触控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在型材条上内嵌有遮掩部分与反射吸光部分,所述遮掩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型材条的内表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遮掩部分覆盖在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的顶部;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的长度与所述遮掩部分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由反射条与吸光材料构成,所述反射条的顶部表面和所述吸光材料的顶部表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反射条的一端还顶抵在所述吸光材料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光材料的厚度大于所述反射条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遮掩部分为透红外亚克力条,所述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左侧壁面与所述吸光材料的左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右侧壁面与所述反射条的右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条为回归反射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触控框,包括两个纵向型材条、两个横向型材条、左光学触控模组、右光学触控模组以及反光条,所述纵向型材条与所述横向型材条为上述所述型材条,在所述型材条上内嵌有遮掩部分与反射吸光部分,所述遮掩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型材条的内表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遮掩部分覆盖在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的顶部;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的长度与所述遮掩部分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吸光部分由反射条与吸光材料构成,所述反射条的顶部表面和所述吸光材料的顶部表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反射条的一端还顶抵在所述吸光材料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光材料的厚度大于所述反射条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遮掩部分为透红外亚克力条,所述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左侧壁面与所述吸光材料的左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所述透红外亚克力条的右侧壁面与所述反射条的右侧壁面呈同平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条为回归反射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材条可使阳光的干扰可以基本不影响触摸效果,通过透红外亚克力条起到遮掩内部细节,使得触控框型材条的效果美观;回归反射条用于提供背景图像;通过吸光材料使得光源、阳光等红外光打到该物体区域上时,基本被吸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触控框中,背景图像由部分亮、部分暗图像构成,不论是否有阳光照到触摸物体,触摸物体都可以从背景图像中被区分出来,使得触摸效果不受阳光等光线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型材条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纵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学触控框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型材条 2-透红外亚克力条 3-回归反射条
4-吸光材料 5-左光学触控模组 6-右光学触控模组
7-横向型材条 8-纵向型材条 9-反光条
10-USB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在型材条上内嵌有遮掩部分与反射吸光部分,遮掩部分的外表面与型材条的内表面呈同平面设置,遮掩部分覆盖在反射吸光部分的顶部;反射吸光部分的长度与遮掩部分的长度相同。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光功能的型材条,在型材条1上内嵌有反射吸光部分以及作于对反射光部分进行遮挡的遮掩部分。其中,遮掩部分覆盖在反射吸光部分的顶部,遮掩部分的外表面与型材条的内表面呈同平面设置。反射吸光部分的长度与遮掩部分的长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瓦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瓦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7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波纹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
- 下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