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端盖加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7438.8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8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庞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精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装夹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轴承端盖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轴承端盖的加工通常是采用液压三爪卡盘来装夹轴承端盖,此种装夹方式常常会由于径向压紧力控制不当,而导致出现变形超差的情况;同时在车加工轴承端盖两侧端面时需要两次装夹,两次装夹的同轴度、两侧面的平行度无法全部保证;另外,两次装夹加工时间较长、在实践中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轴承端盖加工夹具,采用该加工夹具可以提高轴承端盖批量生产过程中的加工效率,同时避免了采用通用卡盘装夹无法保证精度的问题。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端盖加工夹具,其特征是:包括中间体,所述中间体上端连接夹具体,下端连接下连接体,所述中间体的回转中心开设有通孔,通孔中内置第二导套,连接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套中,且连接杆下端从下连接体中部开设的孔中伸出,所述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于顶杆上;夹具体下端具有一空腔,该空腔内设置有顶板,顶杆连接于所述顶板上;所述中间体上通孔外侧均布设置四个导向孔,每个导向孔中均设有第一导套、蝶形簧,导柱下端置于下连接体上对应于所述导向孔处的通孔内,导柱上部柱体部分依次穿过蝶形簧、第一导套,导柱上端连接于顶板上,所述夹具体上的压块下端连接于导柱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体上端具有凹腔,下端具有凸起,夹具体配合连接于所述凹腔中,第一螺栓将所述中间体与夹具体固定连接为一体;下连接体上端配合连接于所述凸起上,第二螺栓贯穿所述下连接体且第二螺栓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间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夹具压紧工件采用碟形弹簧轴向压紧,预紧力可以调节。可以有效的避免零件径向压紧变形问题;工装卡爪松开利用数控车床自带回转液压缸顶升即可松开,减少工人操作强度;一次装夹完成整个工件的正反两面加工内容,100%保证两平面平行度要求、同轴度要求;加工一工件用时是原来1/3,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包括下连接体1、中间体2、导柱3、夹具体4、压块5、第一导套6、第一顶杆7、第二导套8、顶板9、蝶形簧10、第二顶杆11、凹腔12、凸起13、第一螺栓14、第二螺栓15、导向孔16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轴承端盖加工夹具,包括中间体2,所述中间体2上端连接夹具体4,下端连接下连接体1,所述中间体2的回转中心开设有通孔,通孔中内置第二导套8,连接杆11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套6中,且连接杆11下端从下连接体1中部开设的孔中伸出,所述连接杆11上端固定连接于顶杆7上;夹具体4下端具有一空腔,该空腔内设置有顶板9,顶杆7连接于所述顶板9上;所述中间体2上通孔外侧均布设置四个导向孔16,每个导向孔16中均设有第一导套6、蝶形簧10,导柱3下端置于下连接体1上对应于所述导向孔16处的通孔内,导柱3上部柱体部分依次穿过蝶形簧10、第一导套6,导柱3上端连接于顶板9上,所述夹具体4上的压块5下端连接于导柱3顶端。
所述中间体2上端具有凹腔12,下端具有凸起13,夹具体4配合连接于所述凹腔12中,第一螺栓14将所述中间体2与夹具体4固定连接为一体;下连接体1上端配合连接于所述凸起13上,第二螺栓15贯穿所述下连接体1且第二螺栓15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间体2上。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11连接数控车床回转液压缸,液压缸顶升状态第一顶杆7将卡爪(导柱3和压块5)顶起,此时装夹工件,装夹好工件后松开机床回转液压缸,图示碟形簧4将会将工件轴向压紧,并且每组蝶形簧4压紧可以通过导柱3下端的螺母进行调节,可以保证有效的、可靠的压紧状态,加工结束后通过上述动作可以将工件卸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精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精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74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