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变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7158.7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5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剑英;范则富;胡建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奥新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9/00 | 分类号: | G01L9/00;G01L19/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变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变送器。
背景技术
压力变送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压力变送器的主要作用把压力信号传到电子设备,进而在计算机上显示压力。
压力变送器的工作原理是:将水压等压力的力学信号转变成电压或电流等电子信号压力。由于水压与电压或电流大小成线性关系,所以变送器输出的电压或电流随压力增大而增大,由此得出一个压力和电压或电流的关系式。当压力直接作用在测量膜片的表面,使膜片产生微小的形变,测量膜片上的高精度电路将这个微小的形变变换成为与压力成正比的高度线性、与激励电压也成正比的电压信号,然后采用专用芯片将这个电压信号输出即可计算出压力大小。
由于压力变送器需要安置在各个采集点,同时压力变送器采集的数据又需要配合计算机系统或者其他常规仪表的使用,因此目前压力变送器的工作现场往往布设有很多电源线和数据线,这使得压力变送器的安装成本和维护运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布线简单、安装和维护成本低廉的压力变送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和微控制器,以及与微控制器相连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显示器、输入键盘和CAN总线收发器,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微控制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显示器、输入键盘和CAN总线收发器供电;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输出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CAN总线收发器发送至CAN总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微控制器包括CPU,以及与CPU相连的存储单元、A/D转换器和CAN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压力变送器还包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一天线电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一端与微控制器相连,另一端与天线电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与一稳压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变送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微控制器和CAN总线收发器的配合,使得微控制器可以将压力测量值、温度测量值、压力控制量以及仪表运行状态等参数以报文的形式发送给CAN总线,并接收CAN总线上来自上位机和其他网络仪表发送的报文。该压力变送器的插接件和相互连线较少、布线简单、安装和维护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力变送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变送器,包括电源模块和微控制器,以及与微控制器相连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显示器、输入键盘和CAN总线收发器,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微控制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显示器、输入键盘和CAN总线收发器供电;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输出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CAN总线收发器发送至CAN总线。其中,所述微控制器包括CPU,以及与CPU相连的存储单元、A/D转换器和CAN控制器。
为了使该压力变送器能通过无线方式与远程监控平台通信,所述压力变送器还包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一天线电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一端与微控制器相连,另一端与天线电路相连。
为了使电源模块供电的电压稳定,所述电源模块还与一稳压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奥新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奥新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71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经编机多轴分区联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全自动酶免分析机液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