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除尘水雾荷电凝并捕集PM2.5微细粒子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6908.9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5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才;李洋;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虎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14 | 分类号: | B03C3/014;B03C3/013;B03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水雾 荷电凝 pm2 微细 粒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污染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除尘水雾荷电凝并捕集PM2.5微细粒子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装备工业窑炉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的烟尘排放量均超过1000万吨,其中PM2.5微细粒子约400万吨,大量的烟尘排放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为控制烟尘排放量,工业窑炉均安装有除尘设备,目前,我国工业窑炉的烟气净化设备有90%左右采用的是性价比较高的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较高,对粒径10um以上的颗粒物脱除效率高达99.6%以上,但对于10um以下(特别是PM2.5以下)的微细粒子难以捕集,大量微细粒子的逃逸造成烟气颗粒物浓度排放过大,难以满足现行大气颗粒物排放要求。再者,对人体有害的主要污染物大多聚集在10um以下的粉尘颗粒上,大气中大量的微细粒子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提高静电除尘器效率的传统方法是,增加电场数目以及改变清灰方式。但经过大量实践证实,单纯增加电场数目以及改变清灰方式仍然难以满足大气颗粒物的排放要求,究其原因,10um以下(特别是PM2.5以下)的微细粒子难以荷电,根据静电除尘器原理可知,未能荷电的微细粒子,静电除尘是不起作用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促进微细粒子凝并团聚,并改善微细粒子的荷电性质,来有效提高静电除尘器脱除微细粒子的效率,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构造简单、投资费用低、微细粒子脱除效率高的水雾荷电凝并捕集PM2.5微细粒子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1、本实用新型,包括静电除尘器和双流体喷射雾化装置,静电除尘器安装在烟道和引风机之间,双流体喷射雾化装置安装在静电除尘器进风口气流分布板和初级电场之间或静电除尘器末级电场和倒数第二个电场之间或静电除尘器倒数第二个电场和倒数第三个电场之间,所述的双流体喷射雾化装置包括供气管道、供水管道以及若干支喷嘴,供水管路自上而下布置,供气管路自下而上布置,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通方向平行,喷嘴喷射所形成的雾化面与相邻喷嘴喷射所形成的雾化面边缘重合。
2、上述所指的双流体喷射雾化装置安装位置,应保证双流体喷射雾化装置与电场收尘极保持200mm以上的当量距离。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构造简单,运行平稳,微细粒子脱除效率高达9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方案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图
图2本技术方案实施例2的工艺流程图
1、电除尘器2、进风口气流分布板3、双流体喷嘴4、双流体喷嘴供水管路5、双流体喷嘴供气管路6、初级电场7、末级电场8、高压电源9、双流体喷射雾化装置10、水箱11、供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静电除尘器1安装在烟道和引风机之间,双流体喷射雾化装置9安装在静电除尘器1进风口气流分布板2和初级电场6之间,所述的双流体喷射雾化装置9包括供气管道5、供水管道4以及若干支喷嘴3,供水管路4自上而下布置,供气管路5自下而上布置,喷嘴3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通方向平行,喷嘴3喷射所形成的雾化面与相邻喷嘴3喷射所形成的雾化面边缘重合。来自双流体喷嘴供水管路4的含有电解质和表面活化剂的液体和来自双流体喷嘴供气管路5的空气在双流体喷嘴3的作用下,形成水雾液滴喷射入初级电场6中,在初级电场6中电晕荷电,荷电液滴与烟气中夹带的颗粒物碰撞接触, 一方面,水雾对烟气进行调质,改善静电除尘器的工作状况,另一方面,含有电解质和表面活化剂的荷电液体与烟气中的颗粒物碰撞接触形成含湿颗粒,有效增加颗粒之间的粘滞力、库伦力,促进微细粒子凝并团聚,含湿颗粒在干燥时,电荷强行转移至粒子之上,使微细粒子带电,改善了微细粒子的难以荷电的状况,有效提高了静电除尘器的效率。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雾化装置9安装在倒数第二个电场和倒数第三个电场之间,其它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将雾化装置9安装在末级电场7和倒数第三个电场之间,其它相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虎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虎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69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