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囊固定式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4728.7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7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乔恩奇;李德川;王文栋;谭卓;陈超;项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31002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为大众所熟知的腹腔引流管多为橡皮引流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差,管腔易受挤压变形,甚至闭锁。更加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引流管要在体表通过一到两针缝线固定,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缝线固定位置处牵拉疼痛或缝线打结过紧引起疼痛不适,使患者的病痛加重。此外,普通引流管无抗返流装置,因引流液返流引起的感染情况并不少见。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体表固定且抗返流的水囊固定式引流管。
技术方案:一种水囊固定式引流管,包括由腹外段、腹壁段和腹腔内段构成的引流管、线形输水管道、环形水囊、引导穿刺针,所述线形输水管道在所述引流管管壁内沿引流管长度方向从腹外段延伸至腹壁段,所述环形水囊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截面位于腹腔内段的内端口,所述引导穿刺针与所述引流管的腹腔内段的外端口相连;本发明所述引流管的管壁厚度较一般引流管略厚,不易受压变形。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的内壁设有一个向外的单向活瓣,可防止引流液返流引起感染。
进一步,所述线形输水管道延伸至所述引流管外的开口处设有进出水阀,可用注射器进行注水或抽水。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的外壁在对应所述环形水囊的位置设有标记线。
进一步,所述引导穿刺针与所述引流管的外径相同,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处的内径与所述引流管的内径一致。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由硅橡胶制成,柔软,弹性好,无毒,无刺激性,生物相容性好,挤压后管腔不易变形,结实耐用,受牵拉不宜断裂。
进一步,所述环形水囊由天然乳胶制成,柔软,弹性好,无毒,适当充水后易膨胀,不宜爆裂。
进一步,所述引导穿刺针为不锈钢针,不生锈,无毒。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无需体外缝线固定,减少了患者痛苦,水囊充水后使引流管局部膨胀,阻止引流管拖出,拔管前将水囊水抽出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水囊固定式引流管,如图1所示,包括由腹外段11、腹壁段12和腹腔内段13构成的引流管1、线形输水管道2、环形水囊3、引导穿刺针4,引流管1的管壁厚度为,在内壁设有一个向外的单向活瓣,可防止引流液返流引起感染;线形输水管道在引流管1管壁内沿引流管1长度方向从腹外段11延伸至腹壁段12,同时,在延伸至引流管1外的开口处设有进出水阀5,可用注射器进行注水或抽水;环形水囊3设置在引流管1的截面内且位于腹腔内段13的内端口,引流管1的外壁在对应环形水囊3的位置设有标记线6;引导穿刺针4与引流管1的腹腔内段13的外端口相连,引导穿刺针4与引流管1的外径相同,与引流管1连接处的内径与引流管1的内径一致。
放置引流管1时,将引导穿刺针4由放置处体表穿入,注意进针角度,确保体腔内脏器免受损伤,当引流管1进入至水囊标记线6时为止,将引导穿刺针4去除,向环形水囊3内注入适量水,使标记线6处管腔膨胀,酌情修剪腹腔内段13引流管1长度及引流口的大小、数量,拔管前将环形水囊3中的水抽出,引流管1标记线6处复原,即可拔出。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如箱体的层数、每层圆孔的孔径和底部抽屉是否设有带有圆孔的隔板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未经浙江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4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式多相催化氧化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分离弧形筛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