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分离螺母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14497.X | 申请日: | 2013-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3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岱松;胡振兴;苏晗;王建忠;宋保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16B37/00 | 分类号: | F16B37/00;F16B43/00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程旭辉 |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缓冲 结构 分离 螺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螺母机构缓冲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分离螺母。
背景技术
分离螺母是一种依靠火工品的燃气压力推动分离机构完成解锁动作的连接分离装置,适合作为卫星、火箭上大荷载连接的分离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分离螺母主要包括支撑环、分离螺母壳体、分瓣螺母和点火器。其中,分瓣螺母为有内螺纹的圆柱体,从轴向被切割成几段,分瓣螺母的内螺纹与对接螺栓的螺纹啮合;支撑环从外部约束分瓣螺母,使分瓣螺母与对接螺栓的螺纹间不会发生径向移动,实现分离螺母与对接螺栓的固定连接,此时支撑环与分离螺母壳体底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形成空腔,其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在分离螺母工作时,在点火器燃气推动下支撑环沿轴向向下移动,解除对分瓣螺母的径向约束,分瓣螺母散开释放对接螺栓,从而实现对接螺栓的解锁;支撑环在燃气推动下继续运动直至与分离螺母壳体碰撞并最终停止在分离螺母壳体底部上,此时支撑环与分离螺母壳体底部之间不再具有间隙,其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
解锁过程中,在火工品燃气压力的推动作用下,分离螺母内的支撑环高速运动,最终与分离螺母外壳体发生强烈碰撞,这是产生分离冲击的重要因素之一。减缓支撑环与分离螺母壳体之间的碰撞强度,可以改善分离冲击环境。为了降低分离冲击,改善分离环境,需要减缓支撑环与分离螺母壳体之间的碰撞强度,以达到降低分离冲击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分离螺母,在不改变分离螺母外部结构尺寸和支撑环运动行程的前提下,通过设置金属缓冲垫,达到降低在解锁过程中的分离冲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分离螺母,包括支撑环、分离螺母壳体、缓冲垫、分瓣螺母和点火器,其中分瓣螺母为有内螺纹的圆柱体,沿轴向均匀分割成若干段,分瓣螺母的内螺纹与对接螺栓的螺纹啮合;支撑环从外部约束分瓣螺母;分离螺母上部具有点火器;分离螺母壳体底部与支撑环之间具有环形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金属缓冲垫。
缓冲垫为环形结构,环形截面呈勺状。
缓冲垫采用塑性相对较高的铝-镁系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分离螺母,能够在不改变分离螺母外部结构尺寸和支撑环运动行程的前提下,通过设置金属缓冲垫,减缓支撑环与分离螺母壳体之间的碰撞速度,达到降低在解锁过程中由支撑环与分离螺母壳体之间剧烈的碰撞产生的分离冲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分离螺母解锁及支撑环碰撞前位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分离螺母解锁及支撑环碰撞后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缓冲结构的分离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带有缓冲结构的分离螺母中的缓冲垫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缓冲垫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缓冲垫形变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环,2-分离螺母壳体,3-缓冲垫,4-分瓣螺母,5-点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一种带有缓冲结构的分离螺母,其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支撑环1、分离螺母壳体2、缓冲垫3、分瓣螺母4和点火器5,其中分瓣螺母4为有内螺纹的圆柱体,沿轴向均匀分割成几段,分瓣螺母4的内螺纹与对接螺栓的螺纹啮合;支撑环1从外部约束分瓣螺母4,使分瓣螺母4与对接螺栓的螺纹间不会发生径向移动;分离螺母上部具有点火器5;分离螺母壳体2底部与支撑环1之间具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金属缓冲垫3。缓冲垫3为环形结构,环形截面呈勺状,其结构如图4所示。缓冲垫3采用塑性相对较高的铝-镁系合金材料,同时将截面内部设计有空腔,以利用结构变形吸收支撑碰撞的能量。
产品装配时,首先将分瓣螺母4按照分割前的顺序置入支撑环1内,在支撑环1的径向约束下再形成一个整体螺母;再将缓冲垫3安装在分离螺母壳体2底部,使缓冲垫3位于支撑环1与壳体2之间,其安装位置如图5所示。缓冲垫截面内部设计有空腔,当支撑环1运动到缓冲垫3时,在支撑环1的挤压作用下缓冲垫3内部空腔结构发生变形,吸收支撑环1的动能,降低支撑环1的运动速度,形变后缓冲垫3如图6所示。当缓冲垫3完全被压平时,支撑环1的运动速度在缓冲垫3的阻尼作用下已经大幅降低,达到了减缓碰撞,降低冲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4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控阀
- 下一篇:对置式往复泵的往复运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