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终止切口妊娠杀胚胎的套管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14197.1 | 申请日: | 2013-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杜娟;田建平;于志英;刘智慧;胡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娟;田建平;于志英;刘智慧;胡艳军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4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 地址: | 3019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终止 切口 妊娠 胚胎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科药物治疗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套管针。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来剖宫产率的上升,子宫切口妊娠发生率日渐增多,子宫切口妊娠是因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瘢痕宽大或瘢痕上有微小裂孔,胚胎着床于子宫切口瘢痕的微小缝隙上。是少见的异位妊娠类型,它是剖宫产术后一种罕见而危险的远期并发症之一。随着妊娠进展有可能导致阴道大出血或子宫破裂而切除子宫,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一经确诊应立即终止妊娠,终止切口妊娠杀胚胎的方法有很多,单纯的吸宫可造成吸宫不全,子宫原切口破裂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目前采用氨甲喋呤(MTX)局部或全身用药,杀胚胎并检测血β-HCG值,待下降到理想数值后行清宫术相对安全。在临床中,MTX局部杀胚胎的用药途径有两种:一是经腹部穿刺入妊娠囊部位,但目前已不多用。二是在超声引导下应用9号穿刺针经阴道及宫颈管向妊娠囊穿刺,局部注射MTX能有效杀死胚胎,减少因胚胎生长造成的子宫破裂,且用药量少,但很可能发生穿刺针刺伤宫颈管组织发生大出血影响操作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终止切口妊娠杀胚胎的套管针,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穿刺针刺伤宫颈管组织而造成大出血的不良后果,使穿刺针顺利地穿入到指定位置,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终止切口妊娠杀胚胎的套管针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该套管针,包括针芯,所述针芯固定在一针座中,所述针座的前端设有轴头,所述轴头的后端设有凹槽,所述针芯的前端设有半球面;所述针芯上套装有一套管,所述套管的材质采用医用橡胶,所述套管的后端内径与所述轴头的外径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套管的后端设有一定位台,所述套管的前端与所述针芯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半球面伸出所述套管外。
本实用新型用于终止切口妊娠杀胚胎的套管针,其中,所述针座的后端设有把头;所述轴头设有多个轴向切口;所述套管的后端内径与注射器前端接口的外径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套管的穿刺针,套管采用医用橡胶,其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弹性及柔软度,可以顺应宫颈管及子宫的生理弯曲,而且穿刺针的针头端设有半球面,不但可以顺利的通过宫颈管,而且在穿刺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避免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穿刺针经阴道及宫颈管向妊娠囊穿刺过程中有可能刺伤宫颈管组织而发生大出血的不良情况,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套管针中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管针中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套管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套管针中套管与注射器的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终止切口妊娠杀胚胎的套管针,如图2所示,包括针芯1,所述针芯1固定在一针座2中,所述针座2的前端设有轴头21,所述轴头21的后端设有凹槽23,所述针芯1的前端设有半球面11;如图3所示,所述针芯1上套装有一套管3,所述套管3的材质采用医用橡胶,所述套管3的后端内径与所述轴头21的外径之间为过渡配合,为了方便安装时的配合,所述轴头21设有多个轴向切口22,图2中示出了有四个轴向切口22的情形,同时,为了注射药物,所述套管3的后端内径与注射器前端接口的外径配合。为了方便拔下针芯1,所述针座2的后端设有把头24。如图2所示,所述套管3的后端设有一定位台31,所述套管3的前端与所述针芯1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半球面11伸出所述套管3外。
使用本实用新型套管针时,套管针外接MTX注射器经宫颈管向妊娠囊注射,套管针的套管为医用的软橡胶制品,其表面光滑,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及柔软度,操作过程中可以顺应宫颈管及子宫的生理弯曲,顺利地通过宫颈管,且有效面积小,与妊娠囊接触避免妊娠囊破裂,避免药效降低的副面影响。也就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套管针既不会对宫颈管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也不会影响手术中穿刺针进出的灵活性。其次,费用低廉,患者痛苦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娟;田建平;于志英;刘智慧;胡艳军,未经杜娟;田建平;于志英;刘智慧;胡艳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41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