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墙体支撑旋转式挑架逃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4066.3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陶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荣实业有限公司;陶文龙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支撑 旋转 式挑架 逃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墙体支撑旋转式挑架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化程度日益提高,高楼逃生成为保障国民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亟待广泛应用。社区或办公的环境不仅要求逃生设备性能可靠,而且还要求具有便于维护,结构紧凑的特点。
现有家庭或办公楼配备的逃生设备都比较简单,常见的有逃生绳,在高楼层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逃生人员将逃生绳绑于阳台、窗户等固定部位,沿着逃生绳滑下高楼得以逃生。但是,由于逃生绳是紧贴在楼层的外墙面的,逃生人员下滑时,引起手掌等部位于墙面产生磨擦而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体支撑旋转式挑架逃生系统,用于出现安全事故时,方便人员逃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墙体支撑旋转式挑架逃生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前悬臂节、后悬臂节和法兰盘,所述前悬臂节、后悬臂节均为管状结构,所述法兰盘固定设置在墙体上,所述后悬臂节末端铰接在所述法兰盘上,所述后悬臂节能够通过所述法兰盘上的铰链在水平平面内转动,所述前悬臂节能够间隙配合插入于所述后悬臂节内,所述前悬臂节的后端的内部有一对称弹子销,所述后悬臂节的前端设有一对对称锁孔,当所述前悬臂节从所述后悬臂节中拉出至所述锁孔与所述弹子销相对时,所述弹子销弹入所述锁孔内。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逃生绳整齐收纳的逃生绳收纳装置,逃生绳收纳装置为线盘,线盘设置于后悬臂节下方,当悬臂打开时,逃生绳随着悬臂的打开,逃生绳可以自由活动。
优选地,在所述前悬臂节的前端部位置,设置吊耳,所述前悬臂节、后悬臂节均为口形型钢。
优选地,所述法兰盘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均为L形,两个L形相对面上开有相对应的铰链孔,所述后悬臂节的末端为扁平状,在所述扁平状末端上开有铰链孔,在所述法兰盘的铰链孔和后悬臂节的铰链孔内设置转轴,所述后悬臂节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法兰盘的两个L形部分上均设置多个加强筋,所述后悬臂节的末端为L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前悬臂节从所述后悬臂节拉出后,两者的总长度在50CM至80CM之间。
优选地,所述前悬臂节前端部设有保护套。
优选地,在墙体上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尺寸大于容纳所述前悬臂节插入后悬臂节并折叠后的空间,所述盒体上设有盒盖。
优选地,在所述吊耳上挂设一个缓降器,所述缓降器上穿有线缆,所述线缆的两端分别布置有安全扣。
优选地,所述盒体内还设置有缓降器、线盘、灭火器、报警装置、照明装置或供电系统之中之一或几种的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易于安装和使用,易于日常维护;
(2)当悬臂展开后,吊耳伸到建筑外,降低逃生人员与建筑物表面的刮擦风险;
(3)盒体对整个装置进行收纳后,墙面整洁美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前悬臂节,后悬臂节,法兰盘展开示意图;
图中:1为盒盖,2为盒体,3为法兰盘,4为后悬臂节,5为前悬臂节,6为吊耳,7为护套,8为线盘,9为逃生缆绳,10为缓降器,11为锁孔,12为弹子销,13为后悬臂铰链,14铰链孔,15加强筋,16安装孔,17为灭火器,18为安全腰带,19为安全扣,20为蜂鸣器、21警示灯、22应急电源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易于理解,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方向性用语。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提到的方向性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是参考附图的方向,使用的方向性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荣实业有限公司;陶文龙,未经上海创荣实业有限公司;陶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4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肢协调功能练习器
- 下一篇: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