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3530.7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0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任锡义;赵丽霞;韩新建;张青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6 | 分类号: | E21F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机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属于矿井下运输设备配套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采煤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满足高产高效集约化矿井的生产需求,多种型式、多种功能的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在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大量使用;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是综采高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顺槽运输设备之一,用来连接桥式转载机和顺槽带式输送机,具有自移、调偏等功能;自移机尾的推移油缸采用2700二级伸缩推移油缸,实现自移机尾的前移,是很重要的一个组件,可靠性要求高,但目前的推移油缸伸出油缸时,容易受煤粉腐蚀,导致密封圈损坏,且自移机尾的前行是通过油缸的拉力实现,致使拉移缓慢;自移机尾卸料段是进行粘胶的,所以磨损后不易更换;机身与滑架联接通过机身两侧油缸及油缸外侧的活动架与滑架中滑座销轴联接,机身重量集中于四根销轴,机身频繁起落,需强化联接强度,自移机尾过渡段的磨损也可减少,综上所述,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强度大、减少磨损,零件易更换的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主要结构由中间机架、头端架、尾端架、浮动机架、游动小车组成,中间机架的右部联接头端架,头端架联接浮动机架,中间机架的左部联接尾端架,在中间机架、头端架上部设有游动小车;浮动机架与带式输送机的传送带衔接,游动小车顶部与转载机机头下部承载式联接,推移油缸采用伸缩护套缸,位于机身两侧,一端与头端架通过销轴联接,一端与游动小车联接。
中间机架的卸料段设计耐磨衬板,通过螺栓与中间机架联接,过渡段设计三组由高到低的槽型托辊。
头端架和尾端架通过两侧立柱油缸及外侧的活动架与滑架中滑座销轴联接,滑座联接处设计为四耳。尾端架尾部设计圆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推移油缸采用单行程2700的伸缩护套缸,降低了机身的有效高度,减少了煤粉对伸出油缸的腐蚀,提高了推移油缸的可靠性;
自移机尾的过渡段采用耐磨衬板,在磨损后易于更换,且弹性更大,对煤块卸载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砸伤皮带;卸料段采用三组由高到低槽型托辊,使皮带通过时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整体降低了中间机架对皮带的磨损;
机身与滑架联接通过机身两侧油缸及油缸外侧的活动架与滑架中滑座销轴联接,联接处设计为四耳,缩短了力与作用点间的力臂,增强了抗弯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自移机尾示意图;
图2为伸缩护套缸示意图;
图3为中间机架侧视图;
图4为滑座示意图;
图中1为中间机架、2为头端架、3为尾端架、4为浮动机架、5为游动小车、6为推移油缸、7为耐磨衬板、8为立柱油缸、9为活动架、10为滑座、11为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自移机尾对整机反应是否灵敏,动作是否灵活及部件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先前皮带机自移机尾设计采用行程2700二级伸缩推移油缸6,位于自移机尾顶部,伸出油缸容易受煤粉腐蚀,导致密封损坏,且自移机尾前行通过油缸拉力实现,致使拉移缓慢,而将推移油缸6设计为单行程2700的伸缩护套缸,布置于机身两侧,一端与头端架2通过销轴11联接,一端与游动小车5相联,降低了机身的有效高度,同时护套减少了煤对伸出油缸的腐蚀,提高了推移油缸6的可靠性,此外机尾前行由油缸拉力变为推力,使自移机尾前行更加迅速。
中间机架1的卸料段设计一种耐磨衬板7,此种耐磨衬板7通过螺栓与中间机架1相连,比起以前卸料段粘胶,此耐磨衬板7磨损后易于更换;且弹性更大,对煤块卸载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砸伤皮带。
中间机架1过渡段设计三组由高到低槽型托辊12,当皮带通过过渡段时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整体降低了中间机架1对皮带的磨损。
头端架2和尾端架3通过两侧立柱油缸8及外侧的活动架9与滑架中滑座10销轴11联接,机身重量集中于四根销轴11,因机身频繁起落,需强化联接强度,将滑座10联接处设计为四耳,缩短了力与作用点间的力臂,增强了抗弯曲强度。
尾端架3尾部设计圆滑,避免与转载机后槽体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3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打磨机
- 下一篇:新型入销入圈加阻尼油自动铰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