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筒筛分擦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3210.1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5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彭镜泊;陈典助;黄易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56 | 分类号: | B03B5/56;B03B5/5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发军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筛分 擦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矿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圆筒筛分擦洗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矿设备一般由圆筒洗矿机加二台槽式洗矿机组合而成,这种组合在矿山工程已经成功使用12年。这种洗矿设备在处理对于含泥量在20%-30%的矿石时,洗涤后矿石可以满足生产要求,但处理含泥量大于50%的矿石时,溢流会出现跑粗和洗涤效果下降等现象。其主要原因由于槽式洗矿机槽体的溢流面不够宽,导致很多泥浆没有从溢流面溢出而粘在矿石上,没有到达洗涤效果,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为了避免跑粗和洗涤效果下降的问题,一般在槽式洗矿机后面还增加振动洗矿筛、运输皮带机、螺旋分级机等设备,设备多,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另外,由于现有的一台圆筒洗矿机加二台槽式洗矿机的洗矿设备配置在圆筒洗矿机排料时需要分别进到二台槽式洗矿机,容易出现分料不均匀,使得进槽式洗矿机物料波动大,影响设备的运转。最后,这种设备组合配置占地面积大,占高差,导致土建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洗矿设备存在占地大,成本高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圆筒筛分擦洗机,该筛分擦洗机通过一台设备取代现有的一台圆筒洗矿机加二台槽式洗矿机的组合配置,且叶片切割、擦洗能力强,分级对小泥团的碎散能力强,适合处理中等粒度含泥较多的难洗矿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筒筛分擦洗机,包括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筒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筒体包括具有进料口的进料筒体、具有出料口的出料筒体和连通在进料筒体和出料筒体之间的筛分段;所述筒体下方设有槽体,位于槽体上方的筒体段周向设有多个叶片,且在筒体旋转时所述叶片的叶片端可置于所述槽体内;所述槽体靠近进料筒体的一端设有返砂口,该槽体靠近出料筒体的一端设有溢流口,所述进料筒体内设有进水管。
由此,矿泥进入筒体后旋转,进入进料筒体后在水的冲刷下沿着筒体进入晒分段筛分,直径大于晒分段筛分粒径的矿石直接通过出料筒体筛出,直径小于晒分段筛分粒径的矿石进入槽体内,由叶片在槽体内进行不连续的螺旋式擦洗,擦洗后粒度小于某一标准(如1mm)的矿浆通过溢流口流出,粒度大于该标准(如1mm)的矿石在叶片的推动下通过返砂口排出。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筛分段由多根周向设置的筛条组成,每根筛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筒体的轴心线一致,且相邻两根筛条之间的距离为40mm~60mm,更优选为50mm,可以实现对矿泥的初筛。更进一步地,每根筛条的长度为2.5m~3m。
为了保证矿泥从进料筒体自动向出料筒体方向流动,所述筒体倾斜布置,其中进料筒体的水平高度高于出料筒体。
所述筒体的倾斜角相对水平面呈3°~7°,更优选为5°。
为了使较大粒度的矿石在叶片的反向推动下从返砂口排出,所述槽体的槽底倾斜布置,且槽体靠近进料筒体一端的槽底的水平高度高于槽体靠近出料筒体一端的槽底的水平高度。更进一步地,所述槽体的槽底倾斜角相对水平面呈5°~14°,更优选为12°。
为了保证沉降效果,不出现跑粗现象,所述槽体靠近进料筒体一端的槽底的宽度为2.5m~3.5m,该槽体靠近出料筒体一端的槽底的宽度为5m~6m。
作为一种具体的传动形式,所述筒体外设有滚圈,该滚圈与驱动装置驱动的齿轮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替代现有技术的三台洗矿设备(原配置为一台圆筒洗矿机加二台槽式洗矿机),具有节省设备投资、基建投资、设备配置紧凑的特点,最终达到由原二段洗矿变成一段洗矿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槽体设计是根据圆筒直径和长度而定,这样就可以加大槽体的宽度,增加物料沉降的面积。由于物料沉降的面积加大,使得大于1mm的矿石能充分沉降,而不出现跑粗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物料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3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类零件自动倒角机床
- 下一篇:刷胶机出胶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