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压分散型锚索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13166.4 | 申请日: | 2013-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念;段义明;张强;黄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 型锚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的边坡支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压分散型锚索。
背景技术
岩土质的高边坡支护、深基坑开挖工程中,根据传统的岩土锚固技术,传统的拉力型锚杆(锚索)被大量使用,这些锚索在取得明显的治理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防腐能力弱,承载能力低等缺陷。特别是由于拉力型锚索易开裂而引起的耐久性不够的问题,日益成为地灾治理工程的长期隐忧。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锚索,具有防腐能力更强,承载能力更高;特别是其耐久性更强的特性,使其能够在复杂地基的软弱岩体中可提供比其他类型锚索更大而可靠的锚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压分散型锚索,具有防腐能力更强,承载能力更高;特别是其耐久性更强的特性,能够在复杂地基的软弱岩体中可提供比其他类型锚索更大而可靠的锚固力。
本实用新型的拉压分散型锚索,包括内锚段和自由段以及外锚段,沿所述内锚段的锚索体轴线方向设置有锚固无粘结钢绞线的两个以上的承载体,所述承载体沿锚索体轴线两端的钢绞线剥离为光面钢绞线;
进一步,穿过各承载体上的无粘结钢绞线数目不等,且各承载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无粘结钢绞线穿过的通孔和穿过承载体向内锚段末端延伸的注浆管;
进一步,所述承载体包括承载板和相对承载板设置的限位板以及设置于承载板和限位板之间的P型锚固体;
进一步,所述承载板与限位板为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承载板和限位板均为钢板,所述承载板厚度大于限位板设置;
进一步,所述承载板厚度为30mm-40mm,所述限位板的厚度为5mm-10mm;
进一步,所述承载体为3个;
进一步,所述P型锚固体为挤压锚;
进一步,所述内锚段末端设置有导向帽,所述导向帽与承载体以及相邻承载体之间设置有架线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拉压分散型锚索,通过将拉力和压力同时传递到稳定的岩层或土体的锚固体系,锚固段内钢绞线分段受拉力,承载板受压力,作用于锚固体与孔壁粘结,拉压分散型锚索结构内锚固段受力最为均匀,它集中了拉力分散和压力分散锚索的优点于一体,在复杂地基的软弱岩体中可提供比其他类型锚索更大而可靠的锚固力;进一步优化了常规锚索,相比之下可缩小孔径、节约钢绞线、提高工效,结构合理,其就塑性滑移前,其抗拔能力较拉力型锚索提高57%,较压力型锚索提高21.5%,使得其在支护工程中更合理、更经济,普遍适用于复杂条件下的基坑开挖、边坡支护等工程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处放大图;
图3为1-1断面图;
图4为2-2断面图;
图5为3-3断面图;
图6为拉力分散型锚索水泥砂浆体与孔壁间剪应力沿内锚固段长度分布状态;
图7为压力分散型锚索水泥砂浆体与孔壁间剪应力沿内锚固段长度分布状态;
图8为拉压分散型锚索水泥砂浆体与孔壁间剪应力沿内锚固段长度分布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处放大图;图3为1-1断面图;图4为2-2断面图;图5为3-3断面图;图6为拉力分散型锚索水泥砂浆体与孔壁间剪应力沿内锚固段长度分布状态;图7为压力分散型锚索水泥砂浆体与孔壁间剪应力沿内锚固段长度分布状态;图8为拉压分散型锚索水泥砂浆体与孔壁间剪应力沿内锚固段长度分布状态,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拉压分散型锚索,包括内锚段和自由段以及外锚段,沿所述内锚段的锚索体1轴线方向设置有锚固无粘结钢绞线的两个以上的承载体2,所述承载体2沿锚索体轴线两端的钢绞线剥离为光面钢绞线;无粘结钢绞线承受拉力,光面钢绞线即为有粘结钢绞线承担部分载荷,浆体受拉力,承载体2将另一部分的载荷以压应力的形式传递给浆体,浆体以剪应力的方式作用于岩体上,如图8所示。
本实施例中,穿过各承载体上的无粘结钢绞线数目不等,且各承载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无粘结钢绞线穿过的通孔和穿过承载体2向内锚段末端延伸的注浆管4;注浆管4用于灌注浆体,结构简单,钢绞线受力分散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3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工布钢筋笼降水井
- 下一篇:蒸镀掩膜板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