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热通管供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2827.1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4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宁成金;宁相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成金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杨士钧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热通管 供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锅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热通管供热锅炉。
背景技术
供热锅炉在我国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现有的供热锅炉大都采用燃煤作燃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热传性能较差,燃料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不能迅速传递给锅炉内的水,大量的热量被烟气带走,造成锅炉上端的排烟烟囱温度过高,使烟囱极易损坏,影响锅炉的正常使用;大量热量的散失,使锅炉的热效率降低,炉体内的水温低,为保障炉体内的水温,就需要燃烧过多的燃煤,造成燃煤的过量消耗,增加供热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锅炉的热效率,使锅炉在燃煤一定的情况下,最大化地提高锅炉的供热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多热通管供热锅炉,包括炉体和炉膛,所述炉体由至少一级炉体组成,相邻的多级炉体间固定连接并通过炉体外的弯管互通,在每级炉体内设至少由20根呈上下倾斜状排列的热通管,每级炉体的热通管下端连设一热转换体并构成一体,相邻多级炉体内的热通管互通,每级炉体内的热通管最下端距该炉体的底面间距在8厘米以上;所述炉膛设在炉体下面,炉膛壁为双层并通过炉体外的弯管与炉体连通。
所述多级炉体,由1-4个炉体上下连接组成。
所述每级炉体内的热通管数量为20-100根。
所述每级炉体内的热通管最下端距该炉体的底面间距为8─15厘米。
为了是锅炉运行正常,便于管控,在最上级的炉体上分别设烟囱、水温表、水压表、溢水管、液位计和出水管。
在所述炉膛的膛壁上设进水管、排污管。
为了收集可再使用的热水,在所述炉膛上设回水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多热通管供热锅炉,由于在每级炉体内按热量上升方向设置有多个热通管,炉体内的热量沿着热通管向上分散上升,可将炉体内的水进行充分的加热;炉膛臂采用双层结构,双层内的水与炉体内的水通过弯管连通连接,也对炉体内的水进行加热,这样,可使燃煤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得到最大化的吸收利用,锅炉的热效率显著提高,供热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多热通管供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多热通管供热锅炉的结构作具体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多热通管供热锅炉包括炉体和炉膛4,其中,炉体由至少一级炉体3组成,图中所示是由三级炉体组成,一般情况下由1-4个炉体上下连接组成为宜,相邻的多级炉体3间通过法兰(图中未示)固定连接,相邻的多级炉体3的炉腔间通过炉体外的弯管8连通。在每级炉体3内设至少由20根呈上下倾斜状排列的热通管10,根据现行广泛使用的炉体大小,每级炉体内的热通管数量可在20-100根之间,每级炉体的热通管10密封连设在该级炉体底部的热转换体9上并构成一体,每级炉体内的热转换体9与该级炉体的底部相一致,每级炉体内3的热通管10最下端距该炉体的底面间距在8厘米以上,也即热转换体9的高度为8厘米以上,根据使用表明,每级炉体内的热通管10最下端距该炉体的底面间距为8─15厘米时能使锅炉热效率达到最大化,即热转换体9的高度为8─15厘米。热转换体9上表面设有与本级炉体对应热通管密封连通的孔,下表面设有与下级炉体对应热通管密封连通的孔或与炉膛相连通的孔,这些孔传递着燃煤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使热量不断地上升,这样,相邻多级炉体内的热通管10就通过热转换体9实现互通。炉膛4的膛壁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内装满水并通过弯管8与炉体3连通,从而使多级炉体3内的水与膛壁4的双层壁内的水相连通。
此外,在整个锅炉的最上级的炉体3上分别设烟囱14、测量锅炉水温的水温表13、测量锅炉水压的水压表12、在锅炉内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是让锅炉内水流出的溢水管1、测量锅炉内水位高低的液位计2和热水出水管11。在炉膛4的膛壁上设向锅炉内加水的进水管5、排出污物的排污管6。在使用时,为了收集可再使用的热水,减少能耗,在炉膛4上还设回水管7。
在上述的结构中,进水管5、回水管7和出水管11的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的描述,其可以布设在锅炉炉体的其它合适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管5由炉膛双层壁、弯管8将水注入到每级炉体的炉腔内,每级炉体内的水淹没该级的热通管10,燃煤燃烧所产生的热通过炉膛4顶部的出热孔进入到最下级炉体的热转换体9内,再由该级的热通管10将热量传到上级的炉体内,热量在上升的过程中,将热通管10外周的水进行加热。由于热通管10上下倾斜排列,热传递分散且比较快,炉体内水受热也快且吸热效果好,热效率高,炉体顶端的烟囱14所排放出的热量已很少,烟囱14不易被烧坏,延长了锅炉使用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成金,未经宁成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2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泵系统
- 下一篇:一种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泥中氯离子的样品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