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2794.0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6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祥;杨承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基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77 | 分类号: | H01R13/6477;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改善高频串音干扰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对电子产品高传输速率的要求,现在的电连接器多数也要考虑高速、高频的要求,而随之而来的是在高频信号传输时,相邻的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会产生串音干扰等问题。
目前业界常用的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端子包括交错排列的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和多个接地端子。为了改善串音干扰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将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内的两个信号端子之间的距离尽量减小,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之间的距离尽量加大。而随着高频高速的要求,以及电连接器的小型化要求的增强,仅依靠端子之间的距离改变并无法很好的改善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串音干扰,在信号传输时会存在谐振,导致高频测试效果不好,无法达到传输高速信号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高频串音干扰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以及一舌部自所述基部向前凸设,所述基部开设多个凹槽;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排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具有一显露部显露于所述凹槽内,相邻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的所述显露部的面积不同。
进一步,所述凹槽自所述基部的顶面向下凹设贯穿所述基部。
可选择的,所述凹槽自所述基部的后端向前凹设形成,相邻的所述凹槽凹设的长度不同。
可选择的,所述凹槽内填充一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的介电常数与所述绝缘本体的介电常数不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体是空气或塑胶。
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一体成型后,将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装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此时所述第一绝缘体位于所述凹槽。
可选择的,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装入所述绝缘本体后,将所述第一绝缘体灌胶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相邻的所述凹槽的长度不同,宽度相同。
进一步,还包括多个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交错排列。
进一步,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包括分别传输正负差分信号的两个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基部,一接触部自所述固定部向前延伸显露于所述舌部,以及一焊接部自所述基部向后延伸伸出所述基部。
进一步,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排列为两排,分别位于所述舌部的上下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每一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具有一显露部显露于所述凹槽内,相邻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的所述显露部的面积不同,使得相邻的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对周围的介质不均匀,不会产生谐振相邻的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串音干扰问题得以改善,从而保证高频信号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子装入绝缘本体内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凹槽自基部后端开设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凹槽自基部后端开设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凹槽自基部后端开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绝缘本体1 基部11 凹槽111 舌部12
收容槽13 差分信号端子对2 信号端子21 固定部211
显露部212 接触部213 焊接部214 接地端子3
遮蔽壳体4 第一绝缘体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 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多个差分信号端子对2及多个接地端子3交错的排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一遮蔽壳体4包覆所述绝缘本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基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嘉基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2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掘进机驱动壳体装置
- 下一篇:汽车混合前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