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用刺络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617.0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英;汤艳娟;刘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丽英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刺络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医用刺络针结构。
背景技术
中医医学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常用到放血疗法,这是一种经过传统医学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上主要是使用三棱针头刺入皮肤浅表的静脉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目前已经将普通的三棱针头改用了不锈钢三棱针头,但三棱针头的结构并没有变化,通常在穿刺完成后,需要再用医用棉球或者吸纸沾吸血液,具体的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给具体操作的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劳动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中医用刺络针结构。
一种中医用刺络针结构,包括有三棱针头、击针开关、手柄、吸管棒、导出软管和血袋,手柄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件,手柄整体呈内空的圆棒形结构,手柄的下端设置有可伸缩的三棱针头,与三棱针头作内连接,在手柄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击针开关,手柄的上端与吸管棒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吸管棒一端为椭球形腔,另一端为粗细均匀的腔,粗细均匀的腔内设有活塞头,活塞头上设有拉杆,吸管棒的上端连接设置有导出软管,导出软管的末端连接设置有血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医用刺络针结构,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中医用刺络针结构(重复了),在进行刺络放血疗法的具体操作时,可以使得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棱针头,2、击针开关,3、手柄4、吸管棒,5、导出软管,6、血袋,7、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中医用刺络针结构,包括有三棱针头1、击针开关2、手柄3、吸管棒4、导出软管5和血袋6,手柄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件,整体呈内空的圆棒形结构,手柄3的下端设置有可伸缩的三棱针头1,与三棱针头1作内连接,在手柄3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击针开关2,手柄3的上端与吸管棒4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吸管棒4一端为椭球形腔,另一端为粗细均匀的腔,粗细均匀的腔内设有活塞头,活塞头上设有拉杆7,吸管棒4的上端连接设置有导出软管5,导出软管5的末端连接设置有血袋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医用刺络针结构,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中医用刺络针结构,在进行刺络放血疗法的具体操作时,可以使得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安全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丽英,未经刘丽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