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气管网集抽排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572.7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齐晓雷;巫湖明;黄华春;马永平;李海龙;杨玉元;齐卫东;刘洪港;张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晓雷 |
主分类号: | F17D3/14 | 分类号: | F17D3/1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气 管网 排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输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收集、排除管网积水的排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小区的不断增加,供气管网规模逐渐扩大,老化管线日益(特别是埋地管线)增多,天然气管理中心提供优质供气服务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管网积水问题是管道供气服务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油田内部分小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网积水。管网积水问题少则影响一栋楼的居民用气,多则造成大面积停气,特别是冬季供气时,管网中的部分积水随燃气上返地面逐渐造成冰堵,严重时影响上千户居民用气,不仅影响单位服务质量,更损坏了单位社会形象。解决个别小区管网积水问题,成为我们技术改进的重要课题之一。
管网积水形成原因有四:一是管网老化、腐蚀严重,地下水位较高时,管网进水形成水堵;二是采用伴生气供气时,水气遇钢质管壁积水形成水堵;三是管网因交叉施工,损坏燃气管线,未及时发现,雨季进水,;四是,施工过程中用水试压,管网中水排不净所致。
下面仅以河口供气站河阳小区为例:河阳小区现有79栋楼房,218个单元,2172户居民。供气主支管网都是埋地敷设、钢质材质、供气压力较低(4-10KPa),长期以来,由于河口地区燃气为伴生气,气体含有大量硫化氢,导致供气管网腐蚀严重,有些查找出漏气点的抢修管段,管线都腐蚀成蜂窝状;如遇雨季、地下水位较高时,就会有大量地下水渗入管网内,在管网低洼处形成水堵,造成小区内大面积间歇停气;浅埋部分水汽会随燃气到达楼房的上返管,如在冬季严寒季节时,水汽就会逐渐在上返管处冷却逐步形成冰堵,造成整栋楼停气。
鉴于上述情况,河口供气站及油田其它有类似现象的小区,一般处理是采用临时抢修或高压压风机吹扫,管网末端放空排水或直接在楼头安装低位排空阀放水(该小区设放空点20处,每周放空一次,每个每次放空10分钟)。以上排水方式,有时会造成大面积停气、且浪费大量燃气、增大输差、同时会造成空气环境污染,而且成效不大,过后还会有反复,不少没有完全排出的水又回流到相对低点,形成二次水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能有效减少巡检、排放、维护费用的供气管网集抽排水器。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是:包括集水筒体以及其侧面分别连接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的集水筒体的内部中央安装排水管,且所述的排水管一端伸入集水筒体底部、另一端贯穿集水筒体顶部并连接排水阀;所述的排水管与进气口、排气口之间的空间分别由内向外设有孔板和挡流隔板。本装置各部件的功能如下:
(a)集水桶体:用于储存供气管线两端汇入和水汽收集器收集的积水;
(b)挡流隔板:用于阻挡含有高含硫的燃气直接冲击水汽收集器和排水管,尽量使用厚实的材料;
(c)孔板:用于收集燃气中的水汽,减少水分随燃气扩散到其它位置凝聚。
(d)排水管:是排水器的核心,从接近桶体底部直到接近地面,维修更换一次很不容易,所以,从它的焊接、防护直到地面之间的防腐处理就成为了关键;
(e)排水阀:是排水器唯一接近露出地面的部分;安装要求低于地面,如果需要露出地面的区域,必须做好冬防保温工作避免结冰、冻裂阀门;
以下提供几种孔状不同的典型孔板:
其一、孔板上的孔为均布的若干圆孔。
其二、孔板上的孔为均布的若干割缝状孔。
其三、孔板为格栅网。
有些小区的供气压力较低,比如4-10KPa,而管线深处在地下1.8米,这样集水桶体底部距地面可能大于2米,现有供气压力无法托升桶内积水到达地面,因此排水管贯穿集水筒体顶部后连接自吸抽水泵,自吸抽水泵优选为直流电源微型自吸抽水泵,并通过变径接头与排水管连接。
为了提高装置的耐腐蚀性能供气管网集抽排水器整体为塑料材质的排水器,比如PE、PVC。
为了便于拆卸维修筒体内的部件,集水筒体顶部设有通过法兰及螺栓连接的顶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供气管网集抽排水器集储存、收集、排水于一身,制作简单、原材料成本低、操作简便实用、能有效减少巡检、排放、维护费用、降低由于放空造成的输差和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向视图;
图4是图1中的B-B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晓雷,未经齐晓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