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电气元件拐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378.9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9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滨;曹振升;岳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开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C9/06;B22C9/1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气 元件 拐臂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气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电气元件拐臂盒。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高压电气元件拐臂盒,产品设计结构为铸件内腔中间部位为尺寸较大,而铸件两端开口部分尺寸较小。由于产品设计的特殊结构,整体钢芯无法取出,大部分铸造厂家均采用钢模树脂砂砂芯铸造工艺生产,由于树脂砂的采用导致生产效率较低、铸件加工面易出现落砂导致的砂孔缺陷,铸造成本较高、且铸造过程由于树脂的燃烧对环境污染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高压电气元件拐臂盒,提高铸造成品率、降低铸造成本、节约能源及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电气元件拐臂盒,包含有上盖、底板和边模,所述边模设置为两块,分布在上盖和底板之间,连接上盖和底板,中间形成铸件区,所述上盖中部设置有开口,铸件区内设置有从所述上盖的开口处放入的组合钢芯,所述组合钢芯与两侧边模的中间为铸件,所述组合钢芯包含有第一芯子、第二芯子、第三芯子、第四芯子、第五芯子、第六芯子、第七芯子,所述第一芯子为方形位于组合钢芯的中部,所述第一芯子的周围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芯子、第七芯子、第四芯子、第三芯子、第五芯子、第六芯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满足铸件浇注工艺的情况下改进芯子的设计结构,由树脂砂砂芯结构改为分体钢芯铸造结构,铸造方式由钢模树脂砂砂芯铸造改为钢模分体钢芯铸造方案,杜绝了树脂砂的采用;经过改进后,铸造成品率由75%提高到93%以上,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同时有效的降低了树脂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是组合钢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改进前方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一种高压电气元件拐臂盒,包含有上盖1、底板2和边模3,所述边模3设置为两块,分布在上盖1和底板2的中间部分左右布置,中间形成铸件区,所述上盖1中部设置有开口,铸件区内设置有从所述上盖1的开口处放入的组合钢芯4,所述组合钢芯4与两侧边模的中间为铸件5,所述组合钢芯4包含有第一芯子41、第二芯子42、第三芯子43、第四芯子44、第五芯子45、第六芯子46、第七芯子47,所述第一芯子41为方形位于组合钢芯4的中部,所述第一芯子41的周围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芯子42、第七芯子47、第四芯子44、第三芯子43、第五芯子45、第六芯子46。
铸件浇注完成后,取出组合钢芯4,首先用油缸取出第一芯子41,然后通过手工方式取出第二芯子42,再取出第三芯子43,再按次序分别取出芯子第四芯子44、第五芯子45、第六芯子46、第七芯子47。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开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开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3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