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304.5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3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啸君;王宝辉;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约 用地 快速路 车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和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状快速路无论采用高架或者地下形式,均占用较大的道路宽度,尤其是在设置进出口匝道处,如图2所示,在高架道路匝道处占用的整个路幅宽度将达到50m以上,因此往往快速路的建设将对道路两侧形成大量的拆迁,大大增加了实施难度。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大大节约快速路占地宽度,减少整个快速路的拆迁及实施难度,有效降低对两侧建筑影响的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包括设置在地面道路上的车行道、设置在地面道路上的高架桥墩和设置在所述高架桥墩上的高架道路;所述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地面道路下方的地下车行通道,所述高架道路和所述地下车行通道均为单向车道,且所述高架道路和所述地下车行通道的车道方向相反。
较佳的,所述高架道路的匝道和所述地下车行通道的匝道布置位置为前后错开设置。
较佳的,所述地下车行通道上设置有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下立交和公交车站结合的道路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节约用地快速路设计结构,大大节约了快速路占地宽度,一般情况下仅36m即可。
(2)减少了整个快速路的拆迁及实施难度。
(3)大大增加了高架和两侧建筑的间距,降低了高架道路对两侧建筑的影响。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状高架快速路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状高架快速路匝道处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的位于高架道路匝道处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的位于地下车行通道匝道处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施例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例提出一种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包括设置在地面道路上的车行道10、设置在地面道路上的高架桥墩20和设置在高架桥墩20上的高架道路30;所述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地面道路下方的地下车行通道40,高架道路30和地下车行通道40均为单向车道,且高架道路30和地下车行通道40的车道方向相反。
具体的,如图所示,高架道路30的匝道和地下车行通道40的匝道布置位置为前后错开设置,且在地下车行通道40上设置有通风口(图中未示出)。如图4和图5所示,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的高架道路匝道31和地下车行通道匝道41不设置在同一横断面上,而是采用前后错开设置,来进一步减少快速路占地的宽度,为了保证地下车行通道40的通风要求,可以在高架桥墩20之间设置部分敞开用作所述通风口,确保地下车行通道40的通风要求。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本实施例按照上述结构描述构筑如图3至图5所示的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本实施应用在双向6车道的地面道路上,节约用地快速路车道结构占用道路宽度36m,整条道路红线宽度在36~47m即可实施,通过本实施例上述的节约用地快速路设计结构,大大节约了快速路占地宽度,减少了整个快速路的拆迁及实施难度,大大增加了高架和两侧建筑的间距,降低了高架道路对两侧建筑的影响。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3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