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O2气体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1194.2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洪;徐宏;顾丽梅;马燕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国洪;徐宏 |
主分类号: | C01B31/20 | 分类号: | C01B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1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o sub 气体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O2气体净化系统,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吸附塔和干燥塔是啤酒行业制备CO2气体(去杂及干燥)的关键设备,用小麦或大麦发酵产生的CO2气体经多级过滤后还存在其它气体和水分,经干燥塔和吸附塔后,在特定工况下和特殊的吸附滤料及干燥滤料去除多余的杂质气体和水分。
吸附塔和干燥塔其内部设置一些吸附剂、干燥剂、过滤装置等,使用一点时间后需要停机更换或维修,影响了气体的净化效率;同时在气体进入系统或离开系统时,由于CO2气体和相关部件的撞击,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同时现有的净化系统需要更换吸附剂等时,操作麻烦、更换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良好消声效果,同时方便拆卸的CO2气体净化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组和CO2气体进气口、出气口连接的净化装置,每组净化装置包括串联的吸附塔和干燥塔。
所述吸附塔、干燥塔的进气口、出气口采用下述结构:包括和吸附塔、干燥塔连接的中空设置的法兰,法兰内设有伸接管,伸接管侧壁开设有若干斜向设置的斜孔。
所述伸接管外包裹有消音板。
所述净化系统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地面上,两者采用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系统设计使用双循环结构(一用一备),通过电器控制24小时轮流交换使用,一套在使用,一套在再生吸附剂和干燥剂,从而不会影响CO2气体的净化效率;2)本实用新型设置消声装置,可以有效降低噪音,使气体均匀分散稳定;3)本实用新型采用法兰的结构形式,方便了系统的拆卸,吸附剂等物料更换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附塔、干燥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进气口、出气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吸附塔、2为干燥塔、3为法兰、4为伸接管、5为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组和CO2气体进气口、出气口连接的净化装置,每组净化装置包括串联的吸附塔1和干燥塔2。
所述吸附塔1、干燥塔2的进气口、出气口采用下述结构:包括和吸附塔1、干燥塔2连接的中空设置的法兰3,法兰3内设有伸接管4,伸接管4侧壁开设有若干斜向设置的斜孔。
所述伸接管4外包裹有消音板。
所述净化系统通过支撑座5固定在地面上,两者采用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CO2气体进入吸附塔1,在其进口处通过法兰3连接,在法兰3内部设伸接管4,伸接管4内壁设斜孔;由于斜孔的存在,气体进入时会得到缓冲,使CO2气体和伸接管4内壁的撞击变得柔和,从而降低噪音量;同时在伸接管4外侧设消音板,进一步降低了噪音的产生;本实用新型在各进气口、出气口均采用上述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各部件采用法兰连接,方便了各部件之间的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洪;徐宏,未经徐国洪;徐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1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卸车车厢底架纵梁的焊接装置
- 下一篇:增压器装配工装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