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10985.3 | 申请日: | 2013-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能往;邱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大江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05 | 分类号: | B01D29/05;B01D29/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过滤稀有金属泥渣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过真空过滤桶将反应釜中反应后的稀有金属泥渣进行过滤。具体地,现有的过滤装置包括桶体、桶体底部的出液法兰、桶体中部的滤板、桶体下部设置的用于支撑滤板的支撑层和滤板相邻下方且位于筒体侧壁上的真空抽管。其中,桶体上部为敞口,底部为蝶形封盖且中心位置设有出液法兰,滤板上布满了液体通过的钻孔,滤板上设有滤布,真空抽管与真空泵相连。其中,滤板将桶体由上至下分为过滤仓和抽气仓两部分。主要用于将反应釜中反应后的泥渣进行过滤,当泥渣进入过滤仓时,过滤板下的抽气仓通过真空泵抽空气形成负压,使过滤仓中泥渣中的水份经滤板到达抽气仓外排。其中,出液法兰接阀门再接管道到专用容器,使用时关闭阀门,待使用完后打开阀门排出滤液。
申请人发现现有的真空过滤桶为钢结构,重量重且不耐腐蚀。具体地,制作1台Φ1000mm,h800mm的钢构真空过滤桶重量一般700kg左右,不易移动,操作不方便。同时,现有的真空过滤桶在真空泵抽真空时容易吸入液体,会降低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过滤装置,该真空过滤装置在真空抽管入口处设有挡板,防止液体进入真空泵。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过滤装置;包括桶体1、桶体1中部的滤板2、桶体1底部的出液法兰3、桶体1下部设置的用于支撑所述滤板2的支撑层4和桶体1侧壁上且位于滤板2相邻下方的真空抽管5,所述滤板2上布满了钻孔10;所述滤板2与真空抽管5之间的桶体1内侧壁上设有用于遮挡所述真空抽管5入口的挡板7。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真空抽管5入口为斜向外下的斜口。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挡板7为L形,其一端斜向下固定在所述滤板2与真空抽管5之间的桶体1内侧壁上,另一端位于所述真空抽管5入口的下方。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层4为沿桶体1内侧壁径向设置的多块支撑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板的数量为6,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桶体1内侧壁圆周均匀分布。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滤板2包括环板8和环板8中心活动设置的中心板9。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钻孔10上部分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孔,下部分为圆柱形孔。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钻孔10上部为孔径8-12mm的开口,下部为孔径6-10mm的开口。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的各结构由玻璃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过滤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泥渣中的介质不同,可以选用相应型号的玻璃钢制作,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且玻璃钢比重一般为1.7~2.1,如制作1台Φ1000mm,h800mm的玻璃钢真空过滤装置重量约180kg,方便工人在使用过程中移动。同时,通过为真空抽管增加一块挡板防止滤液进入,增加了真空泵的寿命。同时,通过将真空抽管的入口设计为斜口增加了真空泵的抽吸面积。另外,将滤板设计为环板和中心板的组合,中心板可以拆卸,方便清洗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过滤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钻孔的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抽管的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外观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脚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1桶体、2滤板、3抽液法兰、4支撑层、5真空抽管、6支脚、7挡板、8环板、9中心板、10钻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大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黄石大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0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