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0401.2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祝青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青萍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200 山东省菏泽市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给药器。
背景技术
给药器是耳鼻喉科常用的一种为患者上药的用具,由于耳鼻喉处于人体的末端,口服用药效果不明显,所以进行外用药。其主要是向耳道内、鼻腔内或者咽喉处这些较深的部位进行给药。在给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给药部位及患者身体的姿势不断地调整给药器的角度,即给药器可能倾斜,不是直立。而现有的给药器药瓶内的吸液管下端通常位于药瓶的底部,当喷药器被倒置或者在药液较少时倾斜一定角度后,吸液管便无法吸取药液,从而无法进行给药,使用非常不方便。另外,因为耳道、鼻腔或者咽喉等腔道不平滑,有的时候需要借助外光来确定病变组织部位,操作十分繁琐,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耳鼻喉给药器技术方案,该方案当被倒置或者在药液较少时倾斜一定角度后不影响给药,且能够连续给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耳鼻喉给药器,包括给药瓶、手柄和储药瓶,所述给药瓶内设置有活塞和推杆,给药瓶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给药瓶前端设置有给药单向阀,给药单向阀前端设置有给药管,给药管前端插接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给药瓶上方设置有电池盒,电池盒内设置有电池,电池盒外设置有聚光灯,给药瓶下方设置有给药瓶卡槽,给药瓶卡槽底部设置有储药瓶,给药瓶卡槽底部右侧设置有手柄,储药瓶内设置有吸液管,吸液管为软管,吸液管顶端与给药瓶连通,吸液管与给药瓶连通处设置有吸液单向阀,吸液管末端设置有一个空心金属球,空心金属球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推杆一端位于给药瓶的内部,另一端探出至给药瓶卡槽的外部,给药瓶卡槽外部的推杆上设置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给药瓶上方的电池盒上设置有聚光灯,这样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耳鼻喉给药时不需要借助外光即可确定病变组织部位。另外,在给药瓶卡槽外部的推杆上设置有弹簧,这种设计能够实现连续给药,方便快捷;储药瓶内设置有吸液管,吸液管末端设置有球壁设有多个通孔的空心金属球,吸液管为软管,这种设计当储药瓶被倒置或者储药瓶内药液较少时也不影响给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给药瓶;2-活塞;3-推杆;4-刻度;5-给药单向阀;6-给药管;7-雾化喷头;8-电池盒;9-电池;10-聚光灯;11-给药瓶卡槽;12-储药瓶;13-手柄;14-吸液管;15-吸液单向阀;16-空心金属球;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1可以看出,本方案的耳鼻喉给药器,包括给药瓶1、手柄13和储药瓶12,所述给药瓶1内设置有活塞2和推杆3,给药瓶1外壁上设置有刻度4,给药瓶1前端设置有给药单向阀5,给药单向阀5前端设置有给药管6,给药管6前端插接设置有雾化喷头7;所述给药瓶1上方设置有电池盒8,电池盒8内设置有电池9,电池盒8外设置有聚光灯10,给药瓶1下方设置有给药瓶卡槽11,给药瓶卡槽11底部设置有储药瓶12,给药瓶卡槽11底部右侧设置有手柄13,储药瓶12内设置有吸液管14,吸液管14为软管,吸液管14顶端与给药瓶1连通,吸液管14与给药瓶1连通处设置有吸液单向阀15,吸液管14末端设置有一个空心金属球16,空心金属球16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推杆3一端位于给药瓶1的内部,另一端探出至给药瓶卡槽11的外部,给药瓶卡槽11外部的推杆3上设置有弹簧17。
在给患者咽喉处给药时,医务人员打开聚光灯10,手握手柄13,拇指向前挤压推杆3,此时吸液单向阀15关闭,给药单向阀5开启,药液在活塞2的推动下沿着给药管6和雾化喷头7被涂抹在患者病变组织部位,松开拇指后,推杆3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此时给药单向阀5关闭,吸液单向阀15开启,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连续给药;在给患者耳道或者鼻腔给药时,只需拔下雾化喷头7,重复上述过程即可。本实用新型在给药瓶1上方的电池盒8上设置有聚光灯10,这样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耳鼻喉给药时不需要借助外光即可确定病变组织部位。另外,在给药瓶卡槽11外部的推杆3上设置有弹簧17,这种设计能够实现连续给药,方便快捷;储药瓶12内设置有吸液管14,吸液管14末端设置有球壁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空心金属球16,吸液管14为软管,这种设计当储药瓶12被倒置或者储药瓶12内药液较少时也不影响给药。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润色、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青萍,未经祝青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0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螺旋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用乳化沥青储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