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0359.4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2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庆达;曹吕龙;杨政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0 | 分类号: | F16B7/00;A44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勍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的电子装置都偏向体积微小化。为了方便起见,有些电子装置会连接到一些挂件之上,例如钥匙圈或金属环等,使得电子装置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方便随时使用。然而,挂件的使用却又同时带来其他形式的不便。举例来说,挂件的体积和形状可能会使电子装置在和其他电子产品连接时产生干扰。或者,挂件可能会使电子装置在使用时受到方向上的限制。如果每次在使用电子装置前先把电子装置从挂件上脱离,使用后又把电子装置连接回挂件上,却又会导致时间上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态样在于提供一个可快速脱离及连接机构,其可解决把电子装置连接到一些挂件时所引起的不便及不灵活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连接机构包含固定套筒、转轴、枢转套筒、连接套筒与制挡环。转轴位于固定套筒中,并固接固定套筒。枢转套筒可旋转地套接转轴,其中枢转套筒具有一制挡件于其上。连接套筒具有一第一导引口于其侧壁,且枢转套筒的制挡件可滑动地耦合连接套筒的第一导引口。制挡环可旋转地耦合连接套筒,且制挡环具有一第二导引口于其侧壁。当制挡环旋转使得制挡环的第二导引口连通连接套筒的第一导引口时,枢转套筒的制挡件将能够滑动退出连接套筒的第一导引口与制挡环的第二导引口,使得转轴能够退出连接套筒。当制挡环旋转使得制挡环的第二导引口未连通连接套筒的第一导引口时,制挡环将能够制挡枢转套筒的制挡件退出连接套筒的第一导引口,并从而制挡转轴退出连接套筒。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与已知先前技术相较,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是以制挡环的第一卡合部及固定套筒的第二卡合部结合形成一个咬合状态,使得制挡环能即时相对连接套筒旋转,而让制挡环的第二导引口及连接套筒的第一导引口由连通的状态变为不连通的状态,或由不连通的状态变为连通的状态。因此,借着以上简单的操作程序,枢转套筒及连接套筒能进行快速连接或进行快速脱离。
(2)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是在枢转套筒及连接套筒连接后,以弹性元件使制挡环的第一卡合部及固定套筒的第二卡合部保持非咬合状态,因些连接套筒可以相对固定套筒自由旋转。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连接机构在脱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2绘示图1的连接机构在咬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3绘示图1的连接机构在咬合状态下旋转的立体图。
图4绘示图1的连接机构在连接状态下旋转的立体图。
图5绘示图1的连接机构的爆炸图。
符号说明:
100:连接机构
110:固定套筒
111:第二卡合部
113:吊环
120:转轴
121:转轴卡位
123:弹性元件
125:挡板
127:插片
129:轴尾挡板
130:枢转套筒
131:制挡件
140:连接套筒
141:分段机构
143:套筒卡位
145:筒尾挡块
147:连接装置
150:制挡环
151:第一卡合部
H1:插口
H2:贯穿孔
G1:第一导引口
G2:第二导引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0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