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绕线装置及电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0077.4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吕;覃德华;李锦彬;谢武彬;赵银龙;刘靖;夏禾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装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及电饭煲,特别涉及一种在有限的空间内绕线的装置及能在顶部加热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国内传统电饭煲是直接对煲底和煲体四周进行加热,煲盖中尚没有安装顶部电磁加热结构,这种电饭煲加热缓慢,效率低。而国外样机煲盖中安装顶部电磁加热结构的,由于顶部的空间限制,顶部的绕线普遍采用一个复杂形状的圆环来实现,这种结构绕线困难,容易回弹,并且在工装制作上难度偏高。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饭煲顶部绕线困难,容易回弹,并且工艺难度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绕线装置及电饭煲。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提供的一种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盘、第一环形凸台、复数个第二环形凸台及复数个绕线体;
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设置在所述绕线盘上;
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中心均设置所述绕线体;
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上至少包括一个缺口,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上至少包括两个缺口。
较佳地,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引导槽;
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缺口与相邻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其中一缺口之间设置所述引导槽;
在相邻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缺口之间设置所述引导槽。
较佳地,在相邻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距离最近的缺口之间设置所述引导槽。
较佳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为中空的圆柱体;
所述绕线体为圆柱体或中空的圆柱体。
较佳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绕线盘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与所述绕线盘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
较佳地,所述绕线体与所述绕线盘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均匀布置在所述绕线盘上。
较佳地,所述引导槽为平行设置的两对平板;所述平板的对数为一对或复数对。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还提供一种电饭煲,包括实施例所述的绕线装置。
较佳地,所述的绕线装置置于所述电饭煲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及电饭煲,在有限的空间内很方便地绕线,不易回弹,避免绕线松动;占用空间小,布置灵活,线路整齐通畅;工艺过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工装制作难度低;可以在电饭煲顶部加热,提高了电饭煲加热速度,节省用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电饭煲顶部绕线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绕线装置及电饭煲。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绕线装置100包括绕线盘110、环形凸台120、绕线体130及引导槽140。
在所述绕线盘110上设置所述环形凸台120,所述环形凸台120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环形凸台120与所述绕线盘110可以制作成一体,也可以为分装结构。所述环形凸台120的数量为复数个,复数个所述环形凸台120可以产生更多的电磁进行加热,加热速度更快。
所述环形凸台120在所述绕线盘110上均匀布置,以保证均匀加热。本实施例中使用三个所述环形凸台120,三个所述环形凸台120的中心连线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所述绕线体130与所述环形凸台120成对使用,所述绕线体130置于所述环形凸台120的中心。
所述绕线体130为中空的圆柱体,也可以为圆柱体,其外廓为圆形即可。导线盘绕在所述绕线体130上,形成螺旋轨迹,盘绕了导线的所述绕线体130类似于单片蚊香的螺旋。这种方式的绕线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避免了在复杂形状的圆环上绕线时发生回弹,导致绕线偏离预定位置或松脱。
所述绕线体130还可设置为拆卸的,导线绕到所述绕线体130上,再将所述绕线体130卡固到所述环形凸台120的中心。这样固定更方便,并且零部件的制作更容易。
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盘110为圆盘状,可能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为其他形状,所有的所述环形凸台120布置在所述绕线盘110的闲置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0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