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井口防抽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9934.9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0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吕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植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34/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井口 抽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井井口防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时,在油井井口通常安装有井口三通,用于井底的原油、天然气进行分流与输导。通常的井口三通包括: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输入部分包括:套管接口、油管接口,输出部分包括:原油输出管和天然气输出管两部分。套管内套装有油管,油管内有油杆。天然气输出管位于出套管的侧面,与套管和油管的环形空间相连通,用于排出井底的天然气。
这种井口三通结构简单,常常出现油井中的天然气被违规抽吸的情况,而这种违规抽吸天然气的行为会导致原油地层的压力降低,使原油中天然气含量下降,致使原油流动性降低。给原油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导致油井减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井井口防抽吸装置,能防止油井中的天然气被抽吸出去,从而保持地层压力并保证油井产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井井口防抽吸装置,包括油井套管主体和排气管,油井套管主体的侧壁与排气管焊接,且两者之间连通,在排气管和出油管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凡尔球挡网,排气管的内部靠近凡尔球挡网的焊接有凡尔球堵片,在凡尔球挡网和凡尔球堵片之间,设置有凡尔球,凡尔球堵片为圆环状,且其内圆直径小于凡尔球的直径;凡尔球挡网、凡尔球堵片与排气管的中心线垂直;排气管上还设置有保护部件;油井套管主体的顶部焊接有环形的油管出口堵片。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保护部件为设置在凡尔球堵片和排气管的出口之间的第一保护片和第二保护片;第一保护片和第二保护片都与排气管的中心线垂直。
保护部件为连接在排气管的末端的L形的弯管。
排气管与油井套管主体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85°~89°。
凡尔球挡网为十字形,凡尔球为硅胶凡尔球。
凡尔球堵片为偏心圆环状,内圆圆心与外圆圆心不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油井三通的排气管进行了改进,从而起到了防止天然气被抽吸的作用,保证了油井内油层的压力,进而保证了油井原油的产量稳定。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并不会影响到日常采油过程中对油井内部进行套压及动液面测量等技术资料的测量与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井井口防抽吸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井井口防抽吸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井套管主体,2.油管出口堵片,3.排气管,4.凡尔球挡网,5.凡尔球,6.凡尔球堵片,7.第一保护片,8.第二保护片,9.L型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油井井口防抽吸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油井套管主体1和排气管3,油井套管主体1的侧壁与排气管3焊接,且两者之间连通,在排气管3和出油管1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凡尔球挡网4,排气管3的内部靠近凡尔球挡网4的焊接有凡尔球堵片6,在凡尔球挡网4和凡尔球堵片6之间,设置有凡尔球5,凡尔球堵片6为圆环状,且其内圆直径小于凡尔球5的直径,凡尔球挡网4、凡尔球堵片6与排气管3的中心线垂直;排气管3上还设置有保护部件;油井套管主体1的顶部焊接有环形的油管出口堵片2。
其中,保护部件为设置在凡尔球堵片6和排气管3的出口之间的第一保护片7和第二保护片8;第一保护片7和第二保护片8都与排气管3的中心线垂直。其中的凡尔球堵片6为同心圆环状或者偏心圆环状。
其中的排气管3与油井套管主体1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85°~89°。
其中的凡尔球挡网4为十字形,凡尔球为硅胶凡尔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植,未经吕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9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前输送机防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断电节能型住宅配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