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髋臼接骨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9896.7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城;冯文岭;邢文钊;王喜;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文岭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付会平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固定髋臼骨折块的接骨板。
背景技术
骨盆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结构,站和坐时都需要承受负荷。骨盆骨折常发生于高能量损伤,时常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伴发内脏、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也很常见,病死率和致残率比较高。骨盆骨折的发生率在躯干骨折中仅次于脊柱损伤,骨盆由两侧髋骨和其前部耻坐骨支与骶骨组成,髋骨包括髋臼。
骨盆骨折的部位通常位于髋臼,髋臼呈半球形深凹,直径3.5cm,与股骨头相关节,髋臼关节软骨为约2mm厚的透明软骨,呈半月形分布于髋臼的前、后、上壁。髋臼骨折后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固定治疗,临床常用的固定方法分为外固定和内固定。
随着内固定材料、手术方法不断改进以及人们对骨折治疗方法观念的转变,现今骨折多趋向于手术内固定治疗。采用内固定方法进行固定治疗时,通常应先将骨折处复位,然后采用接骨板与螺钉进行内固定,以帮助骨骼的连接生长。现有的接骨板有弧形和直形,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如接骨板与骨面接触不紧密、接骨板上应力较为集中等问题,从而影响固定、复位的效果。
在临床中,髋臼骨折后破碎成的骨折块数可能较多,传统的接骨板只能将较大的骨折块固定,而对于较小的骨折块则只能通过单个或多个螺钉进行固定,但是螺钉固定通常固定不牢固,在受力时骨折常发生移位,从而影响固定效果,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固定多个较小的髋臼骨折块的髋臼接骨板,在保证能够与骨面紧密接触基础上,提高其固定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髋臼接骨板,包括相互连接的髂骨体固定板和坐骨体固定板,所述髂骨体固定板和坐骨体固定板上均匀设置第一螺钉孔;所述髂骨体固定板的一侧设置若干髋臼固定片,所述髋臼固定片的外端设置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二螺钉孔的孔径小于第一螺钉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髋臼固定片设置在两个相邻第一螺钉孔之间的髂骨体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髂骨体固定板的结构为与髂骨体形状相配合的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髂骨体固定板和坐骨体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与髂骨体和坐骨体之间的夹角相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髋臼接骨板由医用不锈钢或钛合金制成一体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实用新型由相互连接的髂骨体固定板、坐骨体固定板和髋臼固定片组成,用于固定骨折后的髋臼,通过与穿过第一螺钉孔的螺钉配合使用,能够将髂骨体、坐骨体和髋臼等的骨折块连为一体;髂骨体固定板的结构设计为与髂骨体形状相配合的弧形结构,髂骨体固定板和坐骨体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与髂骨体和坐骨体之间的夹角相应,这样可使得接骨板与待固定的髋骨之间的接触更紧密,也能避免接骨板上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均匀分布在弧形髂骨体固定板内侧的髋臼固定片及设置在上面的第二螺钉孔,与穿过第二螺钉孔的较小的螺钉配合使用,可同时固定多个较小的髋臼骨折块,对髋臼起到整体固定作用,以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这是传统的钢板所没有的,传统的钢板只能固定较大的骨折块,而对于较小的骨折块,则只能通过单个或多个螺钉进行固定,但是通过螺钉固定的骨折块通常在关节负重时发生移位,不能达到坚强的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能够将髋臼周围细小的骨折块与接骨板连为一体,避免了一次手术中使用多个接骨板进行固定,达到了坚强的固定,更符合AO理论,即减少对组织的二次创伤,尽量重建骨折端的生理、力学结构,达到了坚强的固定。髋臼固定片设置在相邻两个螺钉孔之间,且髋臼固定片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其中,1、髂骨体固定板,2、坐骨体固定板,3、第一螺钉孔,4、髋臼固定片,5、第二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髂骨体固定板1下端连接坐骨体固定板2,髂骨体固定板1的结构为弧形,其弯曲弧度与髂骨体的形状相配合;坐骨体固定板2的结构为直线形,髂骨体固定板1和坐骨体固定板2之间的夹角与髂骨体和坐骨体之间的夹角相应;在髂骨体固定板1和坐骨体固定板2上均匀设置第一螺钉孔3,螺钉可通过第一螺钉孔3钉入待固定的骨折块中,二者配合使用,可对髋骨骨折块起到固定作用。
髂骨体固定板1的弧形内侧设置髋臼固定片4,髋臼固定片4上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螺钉孔之间,髋臼固定片4上设置第二螺钉孔5,第二螺钉孔5的直径比第一螺钉孔3的直径小,较小的螺钉通过第二螺钉孔5钉入待固定的多个较小的髋臼骨折块中,这样可以对较小的髋臼骨折块进行有效固定;髋臼固定片4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固定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文岭,未经冯文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9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