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中间包包底测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8427.3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进;高水静;彭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00 | 分类号: | B22D2/00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杨全保 |
地址: | 0642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包包 测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包底测温系统,属于冶金行业冶炼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冶金行业,中间包在连铸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调节钢水成分的均匀,而且保证浇铸的稳定性。连铸工序的成本主要是耐材成本,为降低耐材吨钢成本,需要对耐材设计进行优化的同时确保中间包包龄。通过减薄耐材厚度降低耐材使用量后,中包包龄受耐材影响,一部分中包提前更换,不仅未发挥耐材使用的极限,而且一些由于工艺控制不正常的包次,在浇铸过程中出现了穿包等恶性事故,对安全生产影响极大。为此只能加厚冲击区耐材厚度,以延长中间包使用寿命,但耐材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中间包包底测温系统,对冲击区进行监控,提高中间包耐火材料利用率,提高中间包寿命,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铸中间包包底测温系统,包含挡渣墙、挡渣坝、测温偶插孔、冲击区、铠装偶、测温显示屏和中间包,所述中间包由包壁和包底构成,开口向上,两个挡渣墙和两个挡渣坝分别对称设在中间包内,挡渣墙至包壁的距离大于同侧挡渣坝至包壁的距离,挡渣墙上端与中间包顶部在同一平面,下端与包底内侧设有空间,挡渣坝固定在包底上,所述包壁外层为包壁永久层,内层为包壁工作层,所述包底外层为包底永久层,内层为包底工作层,冲击区设在两个挡渣墙之间,且位于包底工作层上方,测温偶插孔设在包底永久层上且位于冲击区下方,铠装偶通过测温偶插孔与测温显示屏连接。
铠装偶通过测温偶插孔与测温显示屏连接外,还可以附加报警系统。不仅能随时观察中间包在浇铸过程冲击区温度的变化,并且冲击区温度一旦超过预设温度时,警器系统开始报警,防止出现中间包穿包恶性事故。
所述包壁厚度为75mm,包底厚度为80mm,冲击区厚度为200mm。
所述测温偶插孔距离包底工作层上部为1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冲击区进行监控,提高中间包耐火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中间包寿命,防止穿包恶性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挡渣墙1、挡渣坝2、包壁永久层3、包壁工作层4、包底工作层5、包底永久层6、测温偶插孔7、冲击区8、铠装偶9、测温显示屏10、中间包11、包壁12、包底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连铸中间包包底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挡渣墙1、挡渣坝2、测温偶插孔7、冲击区8、铠装偶9、测温显示屏10和中间包11,所述中间包11由包壁12和包底13构成,开口向上,由耐火材料制成,两个挡渣墙1和两个挡渣坝2分别对称设在中间包11内,挡渣墙1至包壁的距离大于对应挡渣坝2至包壁的距离,挡渣墙1上端与中间包11顶部在同一平面,下端与包底13内侧设有空间,挡渣坝2固定在包底13上,所述包壁12厚度为75mm,外层为包壁永久层3,内层为包壁工作层4,所述包底13厚度为80mm,外层为包底永久层6,内层为包底工作层5,冲击区8设在两个挡渣墙1之间,且位于包底工作层上,厚度为200mm,测温偶插孔7设在包底永久层6上且位于冲击区8下方,铠装偶9通过测温偶插孔7与测温显示屏10连接。在中间包打结包底永久层6时,将冲击区8中间包包壳用台钻钻两个直径为10毫米的测温偶插孔7,测温偶插孔7距离包底工作层5上部为100mm,水平方向距冲击板水平对称线各75毫米处,打结中间包包底永久层时,预埋直径为8毫米、长度600毫米钢管,以安装测温偶。且与测温显示屏10连接。同时将铠装偶9与报警系统连接,这样,不仅能随时观察到中间包在浇铸过程冲击区温度的变化,并且冲击区温度一旦超过预设温度时(报警温度为600℃,极限浇铸温度不超过800 ℃),报警系统开始报警,防止出现中间包穿包恶性事故,耐材能够得到充分的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8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顶部密封装置
- 下一篇:自动售票贩卖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