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动水密舵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07577.2 | 申请日: | 2013-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8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荣 |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F16J1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水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水密舵承装置。
背景技术
舵是船舶的一种十分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专用舾装设备,船舵主要由舵叶和舵杆组成,舵叶是产生水压力的部分,舵杆的作用是转动舵叶和保证舵叶具有足够的强度,舵的作用原理是当水流以某冲角冲至舵叶上时,便产生了流体动力,此作用力通过舵杆传递并船体上,从而迫使船舶转向,也就达到了调整航向的目的。
船舵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离不开舵机的正常工作以及舵承的可靠支承,船舶在航行中舵承随着舵杆频繁转动而容易产生磨损,同时舵承长时间没入海水中,一方面受到海水的腐蚀,同时海水中的固体杂质进入舵承中加大舵承的磨损并容易造成舵承的卡阻,一旦舵承磨损严重或卡阻,驾驶人员就无法正确地掌控航向,无主动航向的船不仅不能保证航行的安全,而且是不能到达目的港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动水密舵承装置,采用水密结构使舵承和舵杆之间滑动配合,使用过程中润滑脂无法渗出,海水也无法渗入,保证了较好的润滑性和耐腐蚀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滑动水密舵承装置,包括舵承本体和衬套,舵承本体内部为异径的凹型台,衬套为T型结构,衬套嵌入舵承本体中,两者之间呈间隙配合;所述衬套的上方安装有分油环,在分油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垫,在舵承本体上与分油环位置对应处设有旋入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与分油环连通;所述舵承本体的顶部设有压盖,压盖通过螺栓固定在舵承本体上,所述压盖将密封垫,分油环和衬套压紧在舵承本体内。
所述衬套的下方设有密封圈, 舵承本体的下方设有压圈,所述压圈将密封圈压紧固定在衬套底部,压圈通过螺栓固定在舵承本体上;所述分油环的下端设有两层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J型无骨架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密封垫为J型无骨架橡胶密封圈,其内部锥形面安装弹簧,在弹簧拉力作用下使密封垫与舵杆紧抱不产生油脂渗漏现象,同时不影响舵杆的顺利旋转,通过旋入螺纹接头向密封垫之间加满润滑油/脂,以免密封圈与舵杆之间发生干摩擦,密封圈和密封垫能有效阻止水渗入其中,避免水中固体杂质对舵杆旋转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滑动水密舵承装置,包括舵承本体1和衬套6,舵杆贯穿舵承本体1并且与舵承本体1间隙配合,舵承本体1内部为异径的凹型台,衬套6为T型结构,衬套6嵌入舵承本体1中,两者之间呈间隙配合, 所述衬套6的下方设有密封圈8, 舵承本体1的下方设有压圈7,所述压圈7将密封圈8压紧固定在衬套6底部,压圈7通过螺栓固定在舵承本体1上;所述衬套6的上方安装有分油环4,在分油环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密封垫3,所述分油环4的下端设有两层密封垫3,密封垫3为J型无骨架橡胶密封圈;在舵承本体1上与分油环4位置对应处设有旋入螺纹接头5,所述螺纹接头5与分油环4连通;所述舵承本体1的顶部设有压盖2,压盖2通过螺栓固定在舵承本体1上,压盖2将密封垫3,分油环4和衬套6压紧在舵承本体1内, 密封垫3、分油环4和衬套6均与舵杆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荣,未经张晓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7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大型可移动医疗设备防锈装置
- 下一篇:自助车鞍座双管减震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