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6472.5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9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戴卓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唐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3/04;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领域,具体为一种LED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从光源的类别来分,背光模组可以分为CCFL背光模组,LED背光模组等。LED背光模组根据LED位置来分可以分为直下式LED背光模组,和LED侧背光模组。一般来讲,侧背光液晶模组用在中小尺寸,而大尺寸应用底背光模组。通常侧背光由于光源在侧面,一般都比较薄,而底背光由于背光源在底部,所以一般来讲底背光都比较厚。背光模组都强调一个隐蔽性,隐蔽性就用于从液晶屏外观看,能否看到灯影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灯距离扩散片越远,隐蔽性越好,距离扩散片越近,隐蔽性越差。为了实现更好的隐蔽性,通常的实现方法都是选用雾度较大的扩散片,但是扩散片雾度大的同时透过性就比较差,因此光源的光利用率会比较低,而且若使用密集的LED灯条,会导致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降低,影响背光模组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背光模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LED背光模组,包括固定架,背板,反射片,LED灯条,扩散片,光学膜,所述LED灯条设置在固定架内,沿着LED灯条出光的方向依次设置了反射片和背板,在LED灯条背光的方向依次设置了扩散片及光学膜,所述LED灯条设有均匀分布的细小散热片,所述光学膜上设有微棱镜片。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膜与微棱镜片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条可以多组阵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模组将LED灯条反装并且出光朝向该镜面反射部,可以在镜面反射部的内部形成一个镜像,镜像可以看成一个光源,增加了出射光线与扩散片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适当减小扩散片与灯之间的距离,而不会影响到灯的隐蔽性,在光学膜上设置的微棱镜片加强了背光的扩散效果,使背光更加均匀,LED灯条上的散热片则使得整个模组的散热效率提高,增加了模组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LED背光模组,包括固定架8,背板1,反射片2,LED灯条3,扩散片5,光学膜6,所述LED灯条3设置在固定架8内,沿着LED灯条3出光的方向依次设置了反射片和背板,在LED灯条3背光的方向依次设置了扩散片5及光学膜6,所述LED灯条3设有均匀分布的细小散热片4,所述光学膜6上设有微棱镜片7。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膜6与微棱镜片7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条3可以多组阵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唐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唐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6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制外壳断路器
- 下一篇:手机终端网络下载系统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