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型汽车前驱动桥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4806.5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卢森加;邱江梧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盛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6 | 分类号: | B60B35/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钟善招 |
地址: | 364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汽车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桥壳结构改进设计。
现有技术
现有3391C前驱动桥壳采用桥壳体与端头叉进行拼焊,以实现驱动桥壳与转向节相连接,从而达到前桥既能带动汽车行驶同时也能转向。但现有的拼焊方式容易使左右两边的端头叉产生扭转,使左右端头叉上的主销孔中心线与桥壳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产生装配干涉或无法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拼焊后端头叉不产生扭转的焊接型汽车前驱动桥壳,使左右端头叉的主销孔与桥壳中心的直线度控制在技术要求的公差范围内,从而降低桥壳在装配过程中的废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焊接型汽车前驱动桥壳,包括桥壳和端头叉,所述桥壳和端头叉上设有定位销孔。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销孔各有两个。
由于桥壳和端头叉上设有定位销孔,当要焊接时,首先用定位销把桥壳和端头叉定位固定,然后再拼焊,这样就避免了端头叉拼焊后的扭转问题,使左右端头叉主销孔直线度偏差控制在技术要求范围内,避免装配时的干涉问题,降低桥壳装配时的废品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焊接型汽车前驱动桥壳主视图;
图2是焊接型汽车前驱动桥壳俯视图。
图中各标识表示:
1、桥壳 2、端头叉 3、定位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焊接型汽车前驱动桥壳包括桥壳1和左右端头叉2,所述桥壳1和左右端头叉2上设有定位销孔3,作为优选,定位销孔3设两个,当要焊接时,首先各用两定位销把桥壳1与端头叉2定位固定,然后拼焊。这样,避免了拼焊后端头叉扭转问题,使得左右端头叉主销孔直线度偏差控制在技术要求范围内,避免装配时的干涉问题,降低桥壳在装配时产生的废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盛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龙岩盛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48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缝风筒布生产的上料槽
- 下一篇:一种气体流量标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