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锥齿轮换向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4500.X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3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兴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F16H57/032;F16H55/06;F16H55/17;F16H57/029;F16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齿轮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锥齿轮换向箱。
背景技术
螺旋锥齿轮换向箱作为减速机的重要配套组成部件,在目前用于传动力与运动的机构中减速机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几乎在各式机械的传动系统中都有使用,从交通工具的船舶、汽车、机车,建筑用的重型机具,机械工业所用的加工机具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到日常中常见的电钟表等等。但是就老式的螺旋锥齿轮换向箱而言,还存在一些缺点,如结构欠紧凑,运行可靠性、承载性能、密封性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密封性能好的螺旋锥齿轮换向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锥齿轮换向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输入轴,输入轴对应箱体一端设置有螺旋锥齿轮A,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均分别与输入轴呈垂直设置,且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第一输出轴对应箱体一端设有与螺旋锥齿轮A相啮合的螺旋锥齿轮C、第二输出轴对应箱体一端设有螺旋锥齿轮A相啮合的螺旋锥齿轮B。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入轴转动的同时带动螺旋锥齿轮转动,螺旋锥齿轮带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完成换向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结构更加简单、传递扭矩大、噪声小、超载能力大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与箱体的连接配合处均设有球轴承,所述的输入轴上靠近螺旋锥齿轮A处和靠近箱体的外侧均设有滚锥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滚锥轴承,这样轴承就能承受高速运转,减速机减速的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箱体由高钢性FC-25铸铁铸造而成,螺旋锥齿轮A、螺旋锥齿轮B、螺旋锥齿轮C均由优质高纯净度合金钢50CrMnT调质加工,经渗碳淬火处理及研磨而成,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输入轴,输入轴均由优质高纯净合金钢40Cr调质加工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本实用新型零件的使用寿命,且具备高悬重负荷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输入轴分别对应箱体的另一端均设有双唇油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防尘防漏油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1中,1-箱体、2-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输入轴、5-球轴承、6-滚锥轴承、7-螺旋锥齿轮A、8-螺旋锥齿轮B、9-螺旋锥齿轮C、10-双唇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螺旋锥齿轮换向箱,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上的第一输出轴(2)、第二输出轴(3)、输入轴(4),输入轴(4)对应箱体(1)一端设置有螺旋锥齿轮A(7),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轴(2)、第二输出轴(3)均分别与输入轴(4)呈垂直设置,且第一输出轴(2)与第二输出轴(3)位于同一中心线上,第一输出轴(2)对应箱体(1)一端设有与螺旋锥齿轮A(7)相啮合的螺旋锥齿轮C(9)、第二输出轴(3)对应箱体(1)一端设有螺旋锥齿轮A(7)相啮合的螺旋锥齿轮B(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入轴(4)转动的同时带动螺旋锥齿轮转动,螺旋锥齿轮带动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轴(3)完成换向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结构更加简单、传递扭矩大、噪声小、超载能力大的效果。
所述的第一输出轴(2)、第二输出轴(3)与箱体(1)的连接配合处均设有球轴承(5),所述的输入轴(4)上靠近螺旋锥齿轮A(7)处和靠近箱体(1)的外侧均设有滚锥轴承(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滚锥轴承,这样轴承就能承受高速运转,减速机减速的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所述的箱体(1)由高钢性FC-25铸铁铸造而成,螺旋锥齿轮A(7)、螺旋锥齿轮B(8)、螺旋锥齿轮C(9)均由优质高纯净度合金钢50CrMnT调质加工,经渗碳淬火处理及研磨而成,第一输出轴(2)、第二输出轴(3)、输入轴(4),输入轴(4)均由优质高纯净合金钢40Cr调质加工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本实用新型零件的使用寿命,且具备高悬重负荷能力。
所述的第一输出轴(2)、第二输出轴(3)、输入轴(4)分别对应箱体(1)的另一端均设有双唇油封(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防尘防漏油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兴,未经李文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4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