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移动电子设备的视觉识别便携实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4462.8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泰;董庆利;胡孟晗;刘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电子设备 视觉 识别 便携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觉识别实验台,特别涉及的是基于移动电子设备的视觉识别便携实验台。
背景技术
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食品品质进行分级和无损检测在近些年已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快速、准确、成本较低的特性使之成为未来食品检测中极具前景的一大方向。目前,应用广泛的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结构均采用实验台、摄像头、传统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组合,如陈红等发明的“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香菇分级机”(CN201120361233.6)和曹衍龙等发明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珍珠实时检测和分级系统”(CN200720105500.7)等设备,具有结构复杂、非便携式、占地面积较大等缺点,从而阻碍了其应用的普及性。孙坚等发明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小型连接件外观缺陷在线检测装置与方法”(CN201110061314.9)以及葛福才等发明的“一种小型可移动脐橙计算机视觉自动分选机”(CN200810243716.9),虽然提及了小型化的概念,但依然以传统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为分析工具,并不适配移动电子设备,因此,便携性和普及性同样受到局限。与此同时,近年来移动电子设备得到飞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装配摄像头的智能移动电子设备已具有了代替计算机和摄像头进行视觉识别的硬件基础。由于没有与之相搭配的视觉识别实验台,使移动视觉识别技术不能在科学检测和百姓生活中得到普及和肯定。因此,本实用新型据此需求,针对移动电子设备设计了相应的视觉识别实验台,并提供了小巧便携、易操作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电子设备的视觉识别便携实验台,其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机器视觉识别设备的某种或某些缺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移动电子设备的视觉识别便携实验台,包括:
具有内腔的光照箱;
从光照箱的上表面垂直向上延伸的外螺纹直通管,外螺纹直通管的中心通孔形成拍摄窗,拍摄窗直通光照箱的内腔;
设置有安装内螺纹孔的支架,支架通过安装内螺纹孔与外螺纹直通管连接,其中支架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具有摄像头的移动电子设备并使移动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对准拍摄窗;
抽屉式样品托盘,可活动地嵌套于光照箱中;以及
光源,设置在光照箱的内顶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外螺纹直通管的外侧设置有刻度标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光源采用可调节色温的环形LED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光照箱的内壁以及样品托盘的接收样品表面均涂覆有黑色哑光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固定装置采用设置在支架两侧的平头螺杆。平头螺杆与移动电子设备接触的接触端优选设置有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移动电子设备的视觉识别便携实验台携带方便,操作容易,拆卸简单并可清洁,检测食品安全可靠,符合视觉识别要求;既满足移动电子设备的通用性,在检测对象上亦适用于各类别的食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视觉识别便携实验台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视觉识别便携实验台的左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设备支架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照箱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移动电子设备上的安卓视觉识别软件运行设计流程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视觉识别便携实验台的肉松与肉粉松的视觉识别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移动电子设备的视觉
识别便携实验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而非用于对其作出任何限制。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移动电子设备的视觉识别便携实验台主要包括支架1、光照箱2、外螺纹直通管4、抽屉式样品托盘3、光源9以及外置光源调节开关(图中未示出)。
光照箱2具有内腔,从光照箱2上表面垂直向上延伸的外螺纹直通管4的中心通孔形成拍摄窗6,拍摄窗6直通光照箱2的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4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控自卸车厢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其自卸车
- 下一篇:一种高热效节能采暖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