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风浪深水网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3818.6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7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陆波;汪晓慧;张德胜;潘元潮;马善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渔业技术指导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浪 深水 网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水网箱,特别是一种抗风浪深水网箱。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高强度的渔业生产活动和环境污染,导致了渔业资源的衰竭、种质退化和病害频发,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如鱼类种群数量骤减、种群低龄化、个体小型化、性成熟提前、近海海域污染严重、海底平凸化和荒漠化和鱼类产卵场等栖息地遭破坏等。因此,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施保护海洋生物的资源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又能在远离海岸的近海区发展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修复近海生态环境,使海洋渔业得以持续发展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既能施保护海洋生物的资源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又能在远离海岸的近海区发展循环经济,修复近海生态环境的抗风浪深水网箱。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抗风浪深水网箱,其特点是:设有由绳圈拉成的方格形框架,方格形框架的四周通过缆绳与固定桩相连,在方格形框架内按田字型分隔成四个养殖区,每个养殖区内均设置有一个网箱,每个网箱的四周均通过系绳与养殖区四角相接,所述网箱包括浮管架,在浮管架上方设有扶手管,浮管架向下固定有网衣,在网衣的底部设有张网管,在张网管的下方设有配重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网衣设有若干条网纲,网纲的上端与扶手管相接,网纲的下端连结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配重装置为若干个固定在张网管下方的坠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方格形框架的四周通过缆绳与固定桩相连,保证了养殖区内网箱的抗风浪能力,提高了在网箱内养殖的安全性;将方格形框架内按田字型分隔成四个养殖区,提高了水域的利用率,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利用设置在每个养殖区内的网箱,既保护了海洋生物的资源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又修复了近海的生态环境,体现了养殖与资源增殖的互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抗风浪深水网箱,设有由绳圈拉成的方格形框架,方格形框架的四周通过缆绳与固定桩相连,在方格形框架内按田字型分隔成四个养殖区,每个养殖区内均设置有一个网箱,每个网箱的四周均通过系绳6与养殖区四角相接,所述网箱包括浮管架4,在浮管架4上方设有扶手管5,浮管架4向下固定有网衣2,在网衣2的底部设有张网管1,在张网管1的下方设有配重装置7。在方格形框架的四边和拐角处均通过缆绳与固定桩相连,将格形框架内按田字型分隔成四个养殖区,提高了水域的利用率,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所述浮管架设有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管和通过支架与浮管相连的连接管,网衣固定在连接管上,所述网衣的上端可连接在扶手管上。
所述网衣2设有若干条网纲3,网纲3的上端与扶手管5相接,网纲3的下端连结在一起。所述配重装置7为若干个固定在张网管1下方的坠石。所述网纲3的下端于张网管1所在的平面上中心处汇集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渔业技术指导站,未经连云港市渔业技术指导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3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