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水鱼养殖水体表面清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03679.7 | 申请日: | 2013-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7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江世贵;马振华;郭华阳;朱彩艳;张楠;傅明俊;张殿昌;杨丽诗;黄建华;周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养殖 水体 表面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海水鱼养殖水体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水鱼仔稚鱼繁育养殖中,为满足仔稚鱼营养需求,提高苗种存活率及苗种质量,投喂的生物饵料需要利用藻类或油类强化剂进行强化。强化后的生物饵料投喂仔稚鱼时,生物饵料中带有一定量的油脂,在养殖水体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同时死亡的生物饵料、杂质也会漂浮在水体表面,带来的问题有:①油膜、死亡的活饵以及杂质漂浮于水面会使得水体与空气中氧气的交换减少,直接导致水体中溶氧降低;②漂浮的油膜和杂质会影响仔稚鱼正常的生理活动,特别在鱼鳔充气时,油膜与死亡的活饵会阻碍仔稚鱼浮到水面进行鱼鳔正常充气,直接导致苗种存活率下降。而在成鱼养殖过程中,主要投喂的饵料同样富含了大量的油类物质,投喂后养殖水体表面常常被油膜、残余饵料以及杂质覆盖,导致水体与空气交换减少,可能造成局部缺氧,严重影响着海水鱼的养殖;另一方面,大量油污、残饵的长期积累容易导致养殖水体水质恶化,从而影响仔稚鱼正常发育。
在现实生产中,大多数养殖户往往忽略这方面的影响,导致海水鱼养殖产量难以提升,严重制约我国海水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水鱼养殖水体表面清洁装置,有效地清除海水鱼养殖过程中水体表面的油膜、残余饵料以及其他杂质,维持养殖水体环境稳定,降低油膜等杂质在海水鱼养殖过程中的影响,提高养殖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水鱼养殖水体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污浮框和清洁器;其中,所述集污浮框为具有一个开口的框架,且开口处设置有吹气管搭设在框架的两端上,所述吹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气泵管相连;所述吹气管上设有能斜向往框内平面吹气的吹气孔;所述清洁器包括具有平底面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把手。利用气流原理将杂质吹向集污浮框内,省时省工。
所述集污浮框包括呈长方形的杂质清理区和呈等腰梯形的杂质收集区,所述开口设置在呈等腰梯形的杂质收集区的长底边处,且所述底座的宽度不大于所述杂质清理区的宽度。杂质收集区呈长方形,其中三边封闭,一边与杂质清理区相通;杂质清理区呈等腰梯形,短底边所在位置与收集区相通且窄,长底边所在位置与外界水面相通,相对于杂质收集区较宽,可有效地提高油膜的收集效率。
所述集污浮框为五根空心管通过接头连接而成;所述吹气管与所述空心管末端都有端盖封闭。
所述吹气管和所述空心管都为PVC管。
所述清洁器的底座为一个长方体状的PVC底座。清洁器采用表面张力原理,将水表面污物吸附到清洁器底座下表面;使用后,用清水清洗擦干,待用;该清洁器可反复使用,一般无需更换。当底坐表面出现破损现象,应及时更换。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材料简便,制作简单,可根据水体大小调整本清洁装置的大小;利用气流将油膜等杂质吹至杂质收集区统一收集处理,具有高效的特点,同时省时省工,可大大降低人工收集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污浮框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污浮框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污浮框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心管;21-直角接头;22-135°角接头;3-吹气管;41-空心管端盖;42-吹气管端盖;5-吹气孔;6-底座;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水鱼养殖水体表面清洁装置的集污浮框,所述集污浮框为一个由五根同型号的PVC材质的空心管1搭接而成的具有一个开口的框架,包括呈长方形的杂质清理区和呈等腰梯形的杂质收集区,长方形的杂质清理区为两根长400mm的空心管和一根宽200mm的空心管通过直角接头21稳定连接,另外两根空心管通过135°角接头22分别与上述两根长400mm的空心管稳定连接,从而形成等腰梯形的杂质收集区。
杂质收集区的两根空心管末端由空心管端盖41封盖,且设有直径为16mm的PVC材质的吹气管3搭设在它们的末端上;所述吹气管3一端用吹气管端盖42封闭,另一端与气泵管(图中未示出)相连;所述吹气管3上设有能斜向往框内平面吹气的吹气孔5,所述吹气孔5每间隔10mm有一个,吹气孔5流出的气流吹向水面,且与水面成45°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3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异物钻孔器
- 下一篇:减小电流控制型开关调节系统中开通时间的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