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机扇形段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2672.3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彭诚;彭晓华;周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机 扇形 框架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铸机扇形段框架结构。
技术背景
扇形段通常应用于扁坯、大方坯、圆坯和板坯连铸机中,它是连铸生产线的核心装备之一。其作用为:支撑输送引锭杆、支撑引导铸坯、抑制钢水静压力引起的鼓肚变形、提供二次冷却等。在国内现有连铸机中,扁坯、方圆坯、异型坯连铸机的扇形段通常采用垂直吊装的方式,其内弧框架分为多段连接,与基础框架连接的部位都使用圆轴或者U形槽定位的方式,但这样的扇形段结构仅仅适用于全新投建的弧形连铸机(含厂房),安装调节比较复杂,尤其是很难实现辊缝在线快速调节。同时,当需要更换某一段时,需要将结晶器等设备都吊运开,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不利于作业率的提高。
随着钢铁市场的不断饱和,投资成本控制加大,在旧厂房内改造连铸机的项目愈来愈多。受厂房布置的限制、工艺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生产节奏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垂直弯曲型技术开始逐步应用于扁坯、大方坯、圆坯连铸机。基于此,必须开发研究一种能满足快速调节、方便安装、精度准确的扇形段装备。除辊子外,扇形段框架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扁坯、方圆坯、异型坯连铸机的连铸机扇形段框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铸机扇形段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外弧框架、内弧框架和调节垫板,其中外弧框架、内弧框架和调节垫板通过螺柱连接,形成整体框架,耳轴与内弧框架和外弧框架连接固定,键A和调整垫片A、通过螺钉与自由端基础框架相连,键B、调整垫片B和调整垫片C分别通过螺钉与固定端基础框架连接。
所述耳轴通过螺栓A分别与内弧框架和外弧框架连接固定。
所述键A和键B底部的内侧设置有斜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方便的进行安装和调节,其精度较高,通过径向抽出的方式,且在垂直段及结晶器不下线的情况下,完成安装和更换,使用效率较高,适用于扁坯、方圆坯、异型坯连铸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C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D-D的剖视图。
图中:1-内弧框架、2-调整垫板、3-螺母、4—螺栓A、5-外弧框架、6-键A、7-调整垫片A、8-螺栓B、9-键B、10-调整垫片B、11—调整垫片C、12—螺柱、13—耳轴、14—螺钉、15—斜楔、16—锁紧销、17—自由端基础框架、18—固定端基础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耳轴13通过螺栓A4与内弧框架1和外弧框架5连接,该耳轴是安装的吊装轴,设计时考虑其位置,最好位于扇形段的重心处,使用效果更好。耳轴安装完毕后,内弧框架1和外弧框架5通过螺柱12连接,并在螺母3下设置调整垫板2,其中调整垫板根据浇铸断面设置,按照图纸设计的预紧力拧紧。当需要更换浇铸断面时,松开螺母3,调节调整垫板2的位置,即可满足工艺生产要求。安装时,键A6、调整垫片A7通过螺钉14与自由端基础框架17连接;键B9、调整垫片B10、调整垫片C11通过螺钉14与固定端基础框架18连接。由于键B9位于固定端,所以该键的安装精度十分重要,直接决定整个扇形段的安装精度,务必满足图纸要求。两端键安装完毕后,通过专用吊具将扇形段吊运到指定位置,插入螺栓B8,精度调整(在线对弧)完毕后,将斜楔15插入螺栓B8锁紧,并使用锁紧销16防止松动。由于扇形段工作环境处于高温区,在浮动段设计时,应预留膨胀量。螺栓B8的位置应方便安装和维护更换,根据需要可位于内外两侧。
该框架中外弧框架和内弧框架通过螺柱连接,并设置调整垫板,以适应浇铸不同厚度铸坯时辊缝调节;该扇形段安装时,通过两种不同的键实现定位,采用开孔螺栓与斜楔配合的连接方式,完成扇形段的安装。该扇形段框架内弧为整体式,方便快速调节和装配,精度高;扇形段与基础框架连接采用定位和连接相配合的方式,安装、调节十分方便,有利于提高安装速度和精度。本技术可以应用于扁坯、大方坯、圆坯连铸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2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