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维护方便的坐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2362.1 | 申请日: | 2013-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明;姚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012 | 分类号: | E03D1/012;E03D11/13;E03D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护 方便 坐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便器的改进,特指一种能侧面全包、靠墙安装,清洁便利,维修方便,且可实现电子控制或数码功能的维护方便的坐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标准也在不断创新,并且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且使用频繁的坐便器就是一例。人们除了希望坐便器排污洗净功能强劲及节水以外,同时也要求坐便器造型美观,清洁方便,售后维修方便,并且希望能有电子控制等更高的功能。
现有的第一种坐便器如附图1所示,包含坐便器主体1、水箱2;所述水箱2设置在坐便器主体1的后部;所述坐便器主体1的水路管3为外露,所述坐便器主体1并未紧靠墙。实际使用时,由于水路管3通常蜿蜒曲折,因此清洁较不方便,容易藏污纳垢,从侧面外观看也很不美观。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经过初步改进后的第二种坐便器如附图2所示,包含坐便器主体1、水箱2;所述水箱2设置在坐便器主体1的后部;所述坐便器主体1的水路管为内藏,所述坐便器主体1靠墙按装,实现了侧面全包覆。出于美观的要求,主体1侧面的开孔不能太大,高压软管的一头从开孔处与水箱2内的进水器连接,另一头与墙上的三角阀连接,当坐便器已安装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需要对水箱内的进水器滤网进行清洗,或是进水器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更换时,由于受限于主体1开孔的大小,将不能实现,甚至不得不将坐便器拆除后才能进行相关的保养及维修, 极其不方便和没有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侧面全包、靠墙安装,清洁便利,维修方便,且可实现电子控制或数码功能的维护方便的坐便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维护方便的坐便器,包含坐便器主体、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坐便器主体的后部;所述坐便器主体与水箱为一体设置;所述坐便器主体内部设置有水管路;所述水箱安装时与墙壁接触的外侧上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坐便器主体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凹槽连通,以便高压软管能通过通孔进入到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上部大、下部小。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开有U形缺口,用于固定电磁阀。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维护方便的坐便器,在保持坐便器水路管内藏,侧面全包覆的情况下,在水箱靠墙一侧外任意位置设置有凹槽,从而使坐便器在得到外形美观及清洁方便的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维护及更换便利;此外,所述凹槽可用于放置电子控制装置,从而实现产品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坐便器的示意图;
附图2为现在技术中第二种坐便器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维护方便的坐便器的主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维护方便的坐便器的左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维护方便的坐便器的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维护方便的坐便器的使用状态的左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维护方便的坐便器的使用状态的右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维护方便的坐便器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
其中:其中:1、坐便器主体;2、水箱;3、水路管;4、水箱内凹槽;5、高压软管;6、三角阀;7、进水器;8、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3、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维护方便的坐便器的第一实施例,包含坐便器主体1、水箱2;所述水箱2设置在坐便器主体1的后部;所述坐便器主体1与水箱2为一体设置;所述坐便器主体1内部设置有水管路3;所述水箱2安装时与墙壁接触的外侧上设置有凹槽4;所述坐便器主体1上设置有一通孔(未标出),所述通孔与凹槽4连通,以便高压软管5能通过通孔进入到凹槽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和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2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