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拱桥加固的钢丝绳吊架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2222.4 | 申请日: | 2013-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窦勇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勇芝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拱桥 加固 钢丝绳 吊架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拱桥加固的钢丝绳吊架平台及其搭设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于大跨径上承式混凝土拱桥主拱圈加固的拱下施工平台,主要采取落地支架式、移动挂篮式。落地支架式,分为满堂式落地支架和钢管落地支架。缺点:对地基或基础要有相当承载能力要求,随着拱下高度增加,支架用量增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对于跨越河流情况,存在受汛期洪水冲击安全风险隐患;对于跨越深沟谷情况,支架运输成本高,二次搬运困难。移动挂篮式,通过桥面配重行走小车,安装拱下通长挂篮。缺点:随着拱上建筑的高度变化,需调整拱下挂篮施工高度位置,且占用部分桥面宽度。另外,挂篮自身操作空间有限,造成拱下施工工作面充分开展受限制,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拱桥加固的钢丝绳吊架施工平台,以消除目前采用技术的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利用原主拱圈设置下吊点,采用常规扣件式脚手管搭设吊架,支架用量少,且搭设周期短,不受桥下高度及环境条件影响,施工期间受汛期洪水水位影响较小,可满足多孔满跨搭设,保证了多孔施工工作面的充分开展,施工投入及成本低,安全可靠,便于标准化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拱下钢丝绳吊架平台主要由吊环、花篮螺栓、钢丝绳、绳卡、缆风绳、横杆、纵杆、横向联系杆、栏杆、扶手、竹脚手板挡板、竹脚手板铺板和安全网等组成。其中下吊点通过将钢筋一端加工成吊环形状,一端植入主拱圈结构进行锚固。花篮螺栓两端采用CO型,一端挂着吊环上,一端通过绳卡连接钢丝绳,作用为调节钢丝绳松紧程度。横杆、纵杆、横向联系杆、栏杆均采用常规扣件式脚手管。钢丝绳通过绳卡锚固吊住横杆,横杆采用对接扣件单根接长,并采用旋转扣件两根并排搭接方式以整体承重,采用2根脚手管并排搭接,并相隔一定间距设置旋转扣件扣接成整体。横杆上相隔一定间距搭设纵杆,并在相邻横杆间设置加密横向联系杆,横杆或横向联系杆与纵杆间均采用直角扣件连接,竹脚手板铺板横向铺设在纵杆上。临边防护栏杆竖向搭设在横杆上,扶手采用钢丝绳挂设在两竖向栏杆之间,栏杆内侧设置竹脚手板挡板,两侧各挂密目安全网。另外,通过设置缆风绳增强整体吊架的抗风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布置图
图中:1、吊架。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布置图
图中:1、拱背顶,2、钢筋吊环,3、CO型花篮螺栓,4、纵杆,5、竹脚手板铺板,6、钢丝绳,7、对接扣件,8、旋转扣件,9、横杆,10、竹脚手板挡板,11、安全网,12、扶手,13、栏杆。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吊架部分的局部展开平面图
图中:1、横杆,2、纵杆,3、横向联系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以用于2孔跨径50m双曲拱桥加固的钢丝绳吊架平台为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钢丝绳拱下吊架平台1满跨布置。如图2所示,在拱背顶1或拱肋上采取植筋方式锚固钢筋吊环2。CO型花篮螺栓3一端挂着钢筋吊环2上,一端通过绳卡连接钢丝绳6,起到调节钢丝绳6松紧程度。横杆9、纵杆4、横向联系杆、栏杆13均采用常规扣件式脚手管。钢丝绳6通过绳卡锚固吊住横杆9,单根横杆9通过对接扣件7接长,并采用2跟并排方式搭接,相隔一定间距设置旋转扣件8扣接成整体。竹脚手板铺板5横向铺设在纵杆上。临边防护栏杆13竖向搭设在横杆9上,扶手12采用钢丝绳挂设在两竖向栏杆13之间,栏杆13内侧设置竹脚手板挡板10,两侧各挂密目安全网11。如图3所示横杆1上相隔一定间距搭设纵杆2,并在相邻横杆1间设置加密横向联系杆3,横杆1或横向联系杆3与纵杆2间均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勇芝,未经窦勇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2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