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确测量RFID标签读取距离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02204.6 | 申请日: | 2013-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2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伯林;邓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扬无线射频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3/00 | 分类号: | G01C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 地址: | 225006 江苏省扬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测量 rfid 标签 读取 距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确测量RFID标签读取距离的装置,属于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标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标签(RFID)技术已广泛用于高铁、地铁的车票制造。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包括芯片和铝箔天线,芯片的引脚与铝箔天线的引脚电连接。
RFID标签由于其可进行远距离读写的特性在0-10m不等,在实际的应用中,标签读取距离的远近往往决定其使用的领域或表征其性能的优劣,故在RFID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对其读取距离进行测量,普通的测试方式为,用支架固定读写器的测试天线,在地面铺上有刻度的软尺,操作人员用夹具夹住待测试的标签,手持夹具从测试天线向远处移动,当读写器无法读到RFID标签时,操作人员记下此时所在位置的刻度作为该标签的读取距离。
该测量方法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操作人员手持的方式由于人手的晃动会增加读写器读取的不稳定性;2.操作人员读取距离的时候无法准确地判断标签所在位置的垂直投影在刻度尺上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精确测量RFID标签读取距离的装置,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确测量RFID标签读取距离的装置,包括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地面的天线支架和产品支架,所述天线支架的上部固定有读写器的测试天线,所述产品支架的上方贴附有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与所述测试天线位于同一高度上且相向正对,地面上固定有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天线支架和产品支架根部的连线延伸,所述导轨上设有可沿导轨移动的小车,所述产品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小车上,所述天线支架上固定有检测所述天线支架和产品支架之间间距的激光测距仪。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沿导轨移动小车,RFID标签与读写器的测试天线之间的距离得以改变,读写器打开后,从靠近测试天线的地方向远处拉动小车前进时,激光测距仪精确地记录小车移动的距离,当读写器无法读到RFID标签时,此时激光测距仪上记录的值则为该RFID标签的读取距离,由于小车沿导轨前进非常平稳,激光测距仪测量距离非常精确,从而该装置可以精确且稳定地得到RFID标签的读取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小车上固定有拉杆。牵动拉杆,便于沿导轨移动小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精确测量RFID标签读取距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天线支架;2.测试天线;3. 激光测距仪;4.导轨;5.小车;5a.拉杆;6.产品支架;7.RFID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精确测量RFID标签读取距离的装置,包括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地面的天线支架1和产品支架6,天线支架1的上部固定有测试天线2,产品支架6的上方贴附有RFID标签7,RFID标签7与测试天线2位于同一高度上且相向正对,地面上固定有导轨4,导轨4沿天线支架1和产品支架6根部的连线延伸,导轨4上设有可沿导轨移动的小车5,小车5侧面固定有拉杆5a。牵动拉杆5a可以使小车5沿导轨4移动。产品支架6的下端固定在小车5上,天线支架1上固定有检测天线支架1和产品支架6之间间距的激光测距仪3。
读写器打开后,从靠近测试天线2的地方向远处拉动小车5前进时,激光测距仪3精确地记录小车5移动的距离,当读写器无法读到RFID标签7时,此时激光测距仪3上记录的值则为该RFID标签7的读取距离,由于小车5沿导轨4前进非常平稳,激光测距仪3测量距离非常精确,从而该装置可以精确且稳定地得到RFID标签7的读取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扬无线射频科技扬州有限公司,未经上扬无线射频科技扬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2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可吹风的电脑显示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