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刹前制动器底板总成的加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1963.0 | 申请日: | 2013-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4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裴大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众车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4 | 分类号: | F16D65/0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刹前 制动器 底板 总成 加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刹前制动器底板总成的加强板,属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各种商用汽车的车型也层出不穷,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但是2吨以下的轻卡汽车,在制动方面普遍采用的都是油刹制动系统,油刹制动器由于存在滞后和瞬间冲击力的问题,制动性能差,制动不平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都改为气刹制动,但现有的气刹制动系统经常出现底板总成变形,造成凸轮轴不在旋转中心,致使刹车跑偏,使用过程中底板总成的变形率大约在60%以上。通过对底板总成变形原因的分析,其主要问题在于连接底板总成与支架总成的加强板结构形状设计不合理,受力不均匀并与底板总成的接触面过小所致(参见附图1)。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2吨以下轻卡汽车的气刹前制动器底板总成的加强板,该加强板结构设计合理,与底板总成组装后使其受力均匀,并能加强底板总成的整体强度,保证轻卡汽车行驶过程中制动平稳,制动距离短,制动左右同步,具有良好的刹车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气刹前制动器底板总成的加强板由支架总成连接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总成连接板的中部制作有一支架连接孔,支架连接孔的左右两侧制作有固定孔;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呈八字形状布置在支架总成连接板的左右两边,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下部制作有定位孔;所述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上端距离a为60mm,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下端距离b为206mm,两定位孔的中心距c为199mm,两定位孔与支架连接孔的中心距d为50.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气刹前制动器底板总成的加强板在支架总成连接板的左右两边呈八字形状制作有左右固定板,并在左右固定板的下部制作有定位孔,使得加强板铆接在制动器底板总成上后,能使底板在轴向和径向方向承受扭力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安装定位准确。气刹前制动器底板总成加装该加强板后,能适应2吨级轻卡汽车、小型工程车、低速货车的前桥总成使用,具有较强的制动性能,制动平稳,制动距离短,制动左右同步。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底板总成的加强板设计不合理,汽车制动时底板容易严重变形,造成制动时刹车跑偏或无制动,制动性能极差,不能满足轻卡汽车前桥总成气刹前制动日益发展需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刹前制动器底板总成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刹前制动器底板总成的加强板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总成连接板,2、左固定板,3、右固定板,4、支架连接孔,5、固定孔,6、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气刹前制动器底板总成的加强板由支架总成连接板1、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构成,支架总成连接板1的中部制作有一支架连接孔4,支架连接孔4的左右两侧制作有固定孔5,用于将加强板铆接在制动器底板总成上。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呈八字形状布置在支架总成连接板1的左右两边,使底板总成的受力面积增大一倍以上,从而大大增强了底板总成因制动而产生的扭力导致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的下部制作有定位孔6,安装定位快捷方便。所述的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的上端距离a为60mm,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的下端距离b为206mm,用以限定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呈八字形状的张开角度。两定位孔6的中心距c为199mm,两定位孔6与支架连接孔4的中心距d为50.5mm。
该气刹前制动器是一种等位移式制动器,等位移式制动器两蹄摩擦片上相对应的点与制动鼓间的间隙如果已调整到完全一致,则制动时两蹄对鼓的压紧程度以及所产生的制动力矩必然相等。但是,制动鼓对蹄的摩擦作用使得领蹄促动端力图离开制动凸轮,同时又使从蹄促动端更加靠紧制动凸轮。由于等位移式制动器结构上不是中心对称的,两蹄作用于制动鼓的微元法向力的等效合力虽然大小相等,但却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可能相互平衡,会导致这种制动器在制动时,使底板在轴向和径向方向的扭力非常大,经常出现底板总成变形的问题。该气刹前制动器底板总成在底板上加装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板后,大大提高了气刹前制动器承受扭力的能力。
以上所述只是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可以对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众车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三众车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1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药车间的药品自动包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加氢催化剂的湿法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