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酸枣固液分离滤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1880.1 | 申请日: | 2013-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4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白长顺;张井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2 | 分类号: | A23L2/72;B01D2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2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枣 分离 滤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制备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酸枣固液分离滤网。
背景技术
在酸枣固液分离设备中,常常采用普通过滤网,其结果总会发生堵塞筛网问题,无论使用圆型孔、方型孔、长缝型孔,都会发生这一现象。由于枣、枣核一般直径5—15毫米大小不均,在这个范围选用滤网时,不论怎么选总会有与网孔直径相同的枣、枣核、正好卡在网孔上,网眼选太小时,枣皮会阻塞网眼。
使用一般的筛网时,其一使之无法过滤,其二枣核嵌入滤网内需人工清理,这样过滤效率与成本费用增加。其三滤网附着不好清理,卫生不好保证。(理想标准是只用水冲洗就能冲掉所有附着物)因浸提罐是几米高的罐体,人员进入困难,也不符合卫生要求。
此外,传统加工料液时,易暴露在空气中,至使枣汁氧化与微生物超标。由于枣的成分含有大量糖、果胶、果肉、果皮,枣液的粘度很大,非常不好过滤。传统过滤多采用自然沉淀或添加药品、压榨、多次筛网过滤、添加酶化剂等方法进行沉淀,取其澄清液。必然造成操作时间过长,一般最快也要6个小时。同时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长,会对枣汁品质有很大影响,其一会产生氧化,其二会容易染菌变质,至使产品不能保证纯天然,也不能达到卫生标准,生产效率低下。此技术,正是解决了这些问题而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了酸枣固液分离。整个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及生物药剂、无任何污染环节。
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的解决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酸枣固液分离滤网,包括多个滤网竖条、多个滤网横条,其特征为:滤网竖条1结构为由不锈钢条材料组成的梯形结构;多个滤网竖条1以等间隔焊接在多个滤网横条2上;多个滤网横条2之间设置一定间隙,材料与滤网竖条相同。
优选为:所述滤网竖条1的梯形结构为:上边长5毫米,下边长2.5毫米,高6毫米。
优选为:多个滤网竖条1以4毫米等间隔焊接在滤网横条上。
优选为:多个滤网横条2之间间隙为40毫米。
有益效果:
这种滤网特点是过滤缝隙为上窄下宽,需过滤枣液由上窄面流向下宽面,枣核、枣皮在液体流动时不会有卡住现象,因为只要通过滤网上面的枣液就会自动通过滤网。而枣、枣核等大于一定大小的固形物都会阻挡在提取罐内,从而达到了过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滤网俯视图。
图2为滤网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如下:1、滤网竖条 ,2、滤网横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2。
针对上述滤网使用中的情况,现针对实际酸枣、枣核、枣皮的外形及物理特征。设计加工了酸枣专用滤网。滤网竖条1其结构为由上边长5毫米,下边长2.5毫米,高6毫米的卫生级不锈钢梯形直条钢形成滤网竖条。多个滤网竖条以4毫米等距间隔焊接在多个滤网横条2上,多个滤网竖条间隙不能过小,否则会被枣皮堵死。多个滤网横条2间隙40毫米,材料与滤网竖条相同。滤网横、竖条长度根据滤网大小而不同选取。此滤网是应用在枣的浸提罐底部,用于枣与浸提汁液与酸枣分离过滤专用的筛网。酸枣在浸提罐浸泡后,再通过搅拌桨搅拌,这样浸提汁中会有枣、枣核、枣皮与果肉混合在里面。在需要取出液体时,要经过滤网后输送出去。
在用水清洗时,由于滤网上面不存在卡枣核、枣皮现象所以只用水冲洗就全部清洗干净了。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唐山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1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