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玉石雕琢砣具插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01838.X | 申请日: | 2013-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9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秦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玉亮 |
| 主分类号: | B25H3/04 | 分类号: | B25H3/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慧翔专利事务所 53112 | 代理人: | 邓丽春 |
| 地址: | 679116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玉石 雕琢 砣具插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小工具搁置架,尤其是一种用于珠宝玉石雕琢砣具搁置的插台。
背景技术
砣子是一种专用于打磨玉器的砂轮,为了将待加工的玉石,按设计勾绘出的形状、线条制成玉器成品,必须使用多种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专用工具-砣子进行粗精雕琢,砣子的种类越齐备,雕琢时也越有利,因为玉石质地、部位不同,需用的砣子亦不同,特别是在精雕时更是如此。每个普通玉雕技师都贮有数十个不同砣子,以备不时之需。但迄今为止,尚无专门的砣具搁架,工作时都是将挑选出要用的砣子搁放在工作台面上,以便随时更换,实际操作中不仅工作台面显得杂乱无章,而且若搁放的砣子过多,挑捡起来十分费事,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分门别类排列布放大小形状各异的上百种砣子的插台,其特征是外形由上下两个正四楞台和中间一个扁平四方体共同组构而成,两个四楞台的大台面与四方体的上下底面大小相等,上下两个四楞台的小台面分别形成插台的上下底面,底面中央各有一个四方柱状凹孔,楞台的每个侧面均布有三排插孔共27个;
上述插台上底面中心凹孔匹配有一四方形栓柱;
上述插台的楞台侧面与相邻四方体侧面间的夹角为135°;
上述插台每排插孔数分别为7个、9个、11个;
上述插台每一侧面的插孔与该侧面垂直;
上述插台上楞台侧面的插孔直径为2.5-2.8mm,下楞台侧面插孔直径为3.5-6.5mm;
具体这样完成:以金属、合金或硬质塑料、水晶玻璃的任一种为原料,采用注模方式一次成型,插台外形上有一个小底在上的四楞台,中间为一扁平四方体,下边有一个小底朝下的四楞台,三者共同构成插台;插台的上下底面中央各有一个四方体状凹孔,上底面凹孔匹配有一个四方体形栓柱,四楞台的每一侧面与相邻四方体侧面之间夹角为135°,每个侧面分别有三排插孔,每排插孔的数目为7个、9个、11个。要使用时只须把分好类别及大小的电子微雕机砣子分别插进上楞台各侧面的小插孔或者将下楞台翻转在上,供各种小吊机砣子插置在各侧面的大插孔中,以供雕琢时随手取用,用后再插回;如果所需砣具多,一层插台不够用时还可以用匹配的栓柱固塞进第一层插台的上底面中间凹孔中,再将另一层插台下底面的中间凹孔套进栓柱,即可得到两层插台,插砣具量可提高一倍。利用这种砣具插台搁置多个砣具既避免了雕琢工作台面散放砣具零乱的情况,同时也容易随手便可取到所需砣子勿须临时翻找,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示意图;
图2为主视图;
图3为仰视图;
图4为正剖视图。
下面给出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用水晶玻璃作原料在模具中一次注塑成型,整体插台外形为小底面4在上的上楞台1,中部为一扁平四方体2,下为小底面4在下的下楞台3,三者组构成插台;插台小底面4中央分别有一四方体形凹孔5,上底面4凹孔5匹配有一四方体栓柱6;上楞台1的每一侧面7及下楞台3的每一侧面11分别与四方体2的相邻侧面8间的夹角为135°,侧面7上布有三排小插孔9,侧面11上布有三排大插孔10,上楞台1侧面7的小插孔9自上而下排布数为7个、9个、11个,小插孔9与侧面7垂直;下楞台3侧面11的大插孔10自上而下排布数为11个、9个、7个,小插孔9的直径为2.6mm,大插孔10直径为3.5mm,电子微雕机砣子12可插入插孔9,小吊机砣子13可插入大插孔1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玉亮,未经秦玉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1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