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升机压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1529.2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罗霖;杨斌;罗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沙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28 | 分类号: | B66D1/28;B66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绳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升机,具体为一种用于提升机的三压绳轮式压绳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吊篮提升机上,位于机壳内的杠杆弹簧压绳结构一般一般采用两个压绳轮对钢丝绳进行导入,两个压绳轮通过一根连接板固定在压绳臂上,压绳轮在压绳时会有两个压力点,分担钢丝绳带来的压力。随着提升机悬挂器吊篮的重量提升,机壳内的两个压力点在分担钢丝绳压力时就变得比较勉强,承重过大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钢丝绳和压绳轮的寿命缩短;钢丝绳各股之间会松股变形等,这都给高空作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升机压绳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提升机压绳结构,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压绳臂、大齿盘和压绳轮,所述压绳轮有三个,分布在大齿盘的上方,从左向右依次为第一压绳轮、第二压绳轮和第三压绳轮,所述压绳臂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三个压绳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左端铰接在第二压绳轮,右端铰接在第三压绳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端铰接在第一压绳轮,右端固定在第二连接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固定在压绳臂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三个压绳轮大小一致,其中心所在的圆的圆心与大齿盘的圆心重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显著,三个压绳轮提供了三个压力点进行均匀分压,减小了钢丝绳和压绳结构各部分的负担,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壳1、大齿轮2、压绳臂3、第一压绳轮4、第二压绳轮5、第三压绳轮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提升机压绳结构,包括机壳1,设置在机壳1内的压绳臂3、大齿盘2和压绳轮,所述压绳轮有三个,分布在大齿盘2的上方,从左向右依次为第一压绳轮4、第二压绳轮5和第三压绳轮6,所述压绳臂3通过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8与三个压绳轮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8的左端铰接在第二压绳轮5,右端铰接在第三压绳轮6,所述第一连接板7的左端铰接在第一压绳轮4,右端固定在第二连接板8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板7的中部固定在压绳臂上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三个压绳轮大小一致,其中心所在的圆的圆心与大齿盘的圆心重合,这给大齿盘带来了3个平衡的压力点来分担钢丝绳带来的承重压力,减小了钢丝绳和压绳结构各部分的负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沙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沙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15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透镜、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头戴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