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光伏汇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1492.3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9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傅建民;胡建刚;龚进;周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H05K7/2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汇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汇流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能源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日益突出,在此期间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人们注视的焦点。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第一步就是要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进行串并联,然后将串并联后的支路接入汇流箱中进行汇流。上述光伏电池板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建筑物、树木等的局部遮挡,使得被遮挡部分不能正常发电,线路中的电流倒灌进入该区域,引起光伏电池板的损坏,因此需在线路中安装防止电流反向流动的防反二极管。现有的防反二极管都安装在汇流箱的内部型腔中,与汇流箱的进线电路连接。上述安装方式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二极管本身的发热量较大,再加上汇流箱中其它电器元件的发热,引起汇流箱的温升超标,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会影响汇流箱的使用寿命。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太阳能光伏汇流系统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减小汇流箱内部的温升、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使用安全的太阳能光伏汇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汇流系统,包括汇流箱,所述的汇流箱具有进线端和出线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反单元,所述的防反单元位于汇流箱外并与所述汇流箱的进线端连接,在所述的防反单元内部设有防反二极管,所述的防反二极管与所述的汇流箱的进线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反单元包括防反单元进线端、防反单元出线端、壳体和防反二极管,所述的防反单元进线端、防反单元出线端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体上,所述的防反二极管安装在所述的壳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安装板和绝缘柱,所述的防反二极管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的安装板通过所述的绝缘柱固定在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能有效地减小汇流箱内部的温升、延长汇流箱的使用寿命,确保太阳能光伏汇流系统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汇流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汇流箱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反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反单元的另一种实施示意图
图中:1.汇流箱、11.进线端、12.出线端;2.防反单元、21. 防反单元进线端、22. 防反单元出线端、23.壳体、24. 防反二极管、25. 绝缘柱、26.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够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汇流系统,包括汇流箱1和防反单元2,所述的汇流箱1具有进线端11和出线端12,所述的防反单元2位于汇流箱1外并与所述汇流箱1的进线端11连接,在所述的防反单元2内部设有防反二极管24,所述的防反二极管24与所述的汇流箱1的进线电路电连接。所述的汇流箱1的出线端12连接上级的直流柜。
由于防反二极管24位于独立的防反单元2内部,防反二极管24本身的发热量不会影响到汇流箱1内部的温升,有效地降低了汇流箱1内部的温度升高。
对于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优化在于:所述的防反单元2包括防反单元进线端21、防反单元出线端22、壳体23和防反二极管24,所述的防反单元进线端21、防反单元出线端22安装在所述壳体23的外侧壁体上,所述的防反二极管24安装在所述的壳体23内。
对于上述实施例的第二种优化在于:所述的壳体23内还设有安装板26和绝缘柱25,所述的防反二极管24安装在安装板26上,所述的安装板26通过所述的绝缘柱25固定在壳体23内。
采用上述的安装方式,可提高防反二极管与外界的绝缘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1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