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封闭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及其构成的隔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0992.5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5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赖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庆国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 复合 隔音 单元 及其 构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音通道,具体是指一种全封闭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及其构成的隔音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噪音是城市交通向高等级、高速度、高架立体等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带来的使城市道路交通噪音污染日益严重的噪音污染。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面交通设施已经存在或者已有规划,在其邻近区域建设学校、医院、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物,由于规划布局不合理,未预留必要的防噪声距离,造成噪声敏感建筑物投入使用后出现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二是由于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是运行造成的环境噪声污染。除新建地面交通设施可能会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外,一些地面交通设施投入运行后随着车流量的增加,或运行参数的改变(如铁路提速),还可能产生新的噪声污染问题。道路交通噪音具有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城市环境噪音的主要污染源,也成为环境噪音控制的难点。隔音墙的研制就是为了解决交通噪声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从噪音的源头和传播途径来控制和消除噪音,隔音墙指的是为减轻行车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而设置在公路侧旁的墙式构造物。但是,目前的隔音墙存在结构单一、重量大、安装不方便等问题,研发出重量轻、安装方便的隔音墙是本行业的趋势。
目前最先进的隔音屏是申请人已经发明的一种轻型吸隔声屏障,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隔音量不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封闭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及其构成的隔音系统,解决目前的隔音屏隔音量不够的问题,提高隔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封闭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包括安装在道路或桥梁两侧的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本体,还包括连接两侧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本体顶部的全透明封闭顶盖。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本体与现有技术中的隔音单元相同,为了提高隔音量,采用在两侧相对的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本体顶部安装全透明封闭顶盖的方式,将吸隔声的区域从道路的两侧变为两侧和顶部,实现封闭式地隔音,隔音量显著提高,解决了目前的隔音屏隔音量不够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噪音的传播。
所述全透明封闭顶盖包括安装在两侧的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本体同一个端面之间的横梁,在两个相邻的横梁之间拼装有夹胶玻璃。具体地讲,全透明封闭顶盖包括了横梁,横梁连接在相对两个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本体的同一端,相对两个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本体的两端均有横梁,在横梁之间拼装夹胶玻璃形成整体的透明顶盖,夹胶玻璃具有隔音的功能,同时也能起到通光的作用,在隔绝噪音的同时,没有隔绝光线,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和隔音效果,同时,作为城市高架桥、高速公路等应用,还具有防止高空落物的作用,当高空落下物体时,在夹胶玻璃被击碎的情况下,玻璃也不会脱落,从而保证了行车、行人的安全行驶。
所述的横梁包括两节倾斜件、以及连接在两节倾斜件之间的连接件,两节倾斜件与连接件构成中部上凸的结构。进一步讲,申请人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和模拟仿真实现,发现当封闭顶盖横截面呈圆拱形时较为实用,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声隔音,同时也能够对落下的灰尘、雪、雨等起到导流的作用,灰尘、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弧形的封闭顶盖向下落,从而设计出以两节倾斜件、中间的连接件向上凸构成整体的结构,实现整体的弧形结构。
在所述倾斜件与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本体之间通过支撑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弧形变向体,在弧形变向体的两端内侧设置有加宽部,与弧形变向体两端连接的倾斜件、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本体上均设置有与加宽部相匹配的结构。为了支撑封闭顶盖,可以增加斜拉杆等结构,但是会增加钢材使用量,有碍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申请人经反复研究发现,可以采用弧形变向体来实现横梁与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本体的连接,在弧形变向体的两端设置一个加宽部,采用加宽部的设置,可以增加受力的面积,从而抵消水平方向的应力,减小复合式吸隔音屏单元本体的受力,从而减少刚钢材的使用,又增加了视觉的面积,更加通透,更加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庆国,未经赖庆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0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冷却水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花键连接的气动离合刹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