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水解酸化与水质水量调节一体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00011.7 | 申请日: | 2013-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2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李秀东;王毅;邓念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盘古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 地址: | 430058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水解 酸化 水质 水量 调节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水解酸化与水质水量调节一体化装置,适用于对污水同步进行有机污染物的水解酸化生化降解与水质水量的调节。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为了使水力管渠和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污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需在污水处理主体工艺设施之前设置调节池。对于有些生化反应,如厌氧、好氧生化反应对水质水量和冲击负荷较为敏感,所以对于污水处理,尤其是工业的污水处理,设置适当尺寸和容积的调节池,对水质水量的调节是厌氧、好氧生化反应稳定运行的保证。
调节池的作用主要是均质和均量,对水质水量进行调节,往往具有较大的水量存贮容积空间,和一定的水力停留时间,但一般还可根据具体的污水特征,针对性地考虑兼有沉淀、混合、加药、中和调节pH值、水温,和预酸化、预曝气等功能;在必要时还可用作事故排水。
在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城镇污水中含有悬浮类、胶体类和溶解类有机物,属于中低浓度有机污水,长期以来一直以好氧生化处理为主。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但活性污泥法建造投资大,能耗和运转费用高,相当一些地方大量筹资兴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却因难以承担运转费用而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因此,降低能耗、节约运转费用在城镇污水处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厌氧生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在城镇污水处理中应用厌氧生化技术,以期获得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工艺。而对于含悬浮类、胶体类和溶解类有机物的污水,经过厌氧水解酸化过程,有机污染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解并改善其可生化性。
因此,在污水的处理工艺中,采用设置调节池对污水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或者是采用设置水解酸化池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厌氧水解酸化降解,已经成为城镇污水、工业污水预处理的必要工艺措施。
但是在目前的污水预处理工艺中,一般均是分别单独地设置调节池,或者是水解酸化池。由于是分别单独地设置调节池,或者是水解酸化池,各自单独设置的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的功能比较单一。因为采用该方法均需要单独设置具有一定的水量调节容积,和采用曝气或搅拌等对水质进行均化、调节手段的调节池,以达到对污水水质和水量进行均衡调节的目的;另外还需要单独设置能够保持足够悬浮污泥浓度,和一定的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和水深的水解酸化池,达到对污水有机污染物进行水解酸化生化降解。这导致污水预处理设施构筑物的容积空间尺寸增大,增加了占地及投资,使水解酸化设施的采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其次是利用进行污水水质水量调节的调节池构筑物,具有较大的水量存贮容积空间,和一定的水力停留时间,进行有限的水解酸化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的调节池,一般地为地下式,主要是对污水进行水质水量调节的作用,由于污水进入调节池的不均匀性,因此在调节池进行水量调节的过程中,进入调节池内的污水量是时多时少的,水位也是随污水量的多少而变化,处于经常变动的状态,根本不能保证和满足污水进行水解酸化生化降解要求的必须保证一定水位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工艺条件。当调节池中水位处于低水位时,其水解酸化的水力停留时间过短,难以实现水解酸化的效果;并且造成调节池中污泥污水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流失量大,难以保证混合液中的污泥浓度,其水解酸化生化降解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上谈不到改善可生化性。
因此充分利用污水水质水量调节池构筑物具有较大的水量存贮容积空间,和一定的水力停留时间的特征,研究开发出既能够进行污水水质水量的均衡调节,又能够进行污水有机污染物的厌氧水解酸化生化降解,集污水的水质水量调节,与有机污染物水解酸化生化降解功能一体的,新型高效、低耗、多用途的污水水质水量调节与厌氧水解酸化生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广泛采用的,用于污水水质水量调节的调节池构筑物,不能够在实现水质水量调节的同时,同步进行良好的水解酸化生化反应,实现水质水量调节与水解酸化生化工艺融合的原因,以及存在的主要缺陷,有以下几个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盘古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盘古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00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