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降噪管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9908.2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贾艳伍;席玉岭;李睿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2 | 分类号: | F16L3/22;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吕品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降噪管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降噪管夹。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且每年仍在快速增加,车辆的舒适性越来越受到顾客的关注,尤其是汽车NVH(噪声、震动与声振粗糙度)方面的性能。过多的噪音和震动能引起人的烦躁情绪,对驾驶安全方面产生消极的影响。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管夹包括管夹本体1’,管夹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前、后面的第一安装孔2’,第一安装孔2’用于安装燃油管路。这种结构的管夹在燃油管路安装其上使用时,产生的脉冲震动会使汽车产生震动和嗓音,使人产生烦躁情绪,给汽车驾驶人带来驾驶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降噪管夹,其可以有效衰减燃油管路产生的脉冲震动,从而减低噪音,提升整车的NVH效果,提高驾驶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包括管夹本体,所述管夹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管夹本体的前面、所述管夹本体的后面的第一安装孔,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燃油管路的减震套。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其中,所述减震套的内腔的横截面呈齿轮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其中,所述减震套是橡胶减震套。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其中,所述管夹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减震块,所述减震块的高度高于所述管夹本体的上表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其中,所述减震块是橡胶减震块。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其中,所述管夹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管夹本体的前面、所述管夹本体的后面的开口槽,每一所述开口槽内安装有一个所述减震块。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其中,所述管夹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与车身端的凸焊螺钉配合连接第二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减震降噪管夹通过在管夹本体的各第一安装孔内分别安装减震套,使燃油管路与管夹本体之间产生的脉冲震动利用减震套来衰减,从而减低噪音,提升整车的NVH效果,提高驾驶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管夹本体上表面设置多个减震块,且减震块的高度高于管夹本体的上表面高度,管夹与车身连接处通过减震块来衰减震动,结合减震套作用,对燃油管路产生的震动同时进行衰减,进一步起到降低噪音的目的,提升整车的NVH效果,提高驾驶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管夹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管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降噪管夹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震降噪管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包括管夹本体,管夹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管夹本体1的前面、管夹本体1的后面的第一安装孔2,各第一安装孔2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燃油管路的减震套3。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其中,减震套3的内腔的横截面呈齿轮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其中,减震套3是橡胶减震套。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其中,管夹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减震块5,减震块5的高度高于管夹本体1的上表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其中,减震块5是橡胶减震块。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其中,管夹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贯穿管夹本体1的前面、管夹本体1的后面的开口槽4,每一开口槽4内安装有一个减震块5。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管夹,其中,管夹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与车身端的凸焊螺钉配合连接第二安装孔6。
本实用新型减震降噪管夹,包括管夹本体1,管夹本体1上设置有三个贯穿其前、后面的第一安装孔2,各第一安装孔2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燃油管路的减震套3。
减震套3是由橡胶材料制成。
管夹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贯穿其前后面的开口槽4,两个开口槽4内分别安装有减震块5,两个减震块5的高度高于管夹本体1的上表面的高度。减震块5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管夹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与车身端的凸焊螺钉配合连接第二安装孔6,第二安装孔6位于两个减震块5之间。
本实用新型减震降噪管夹具有以下优点:
1、在管夹本体1的各第一安装孔2内分别安装减震套3,使燃油管路与管夹本体1之间产生的脉冲震动利用减震套3来衰减,从而减低噪音,提升整车的NVH效果,提高驾驶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9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面平车
- 下一篇:一种矿用本安型自动排水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