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内饰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9807.5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夏旻;吴怡;刘洋;邹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内饰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各地的汽车生产商不断地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功效和品质,美观和舒适,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由于外观与功能的需要,汽车门内饰板设计者常常会设计出具有开口形状的门内饰板本体,例如C型结构。由于此结构门内饰板本体不是封闭结构,强度较弱,因此,产品在注塑、生产、运输、储存各环节中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影响产品匹配精度、产品的外观,同时也会影响门板本体的总成焊接和装配等。
现有技术中,很多设计者常常通过在门内饰板本体结构面增加加强筋的方式,防止门板局部变形,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仍然无法有效避免开口型门内饰板本体整体的扭曲、变形。
鉴于上述原因,目前迫切需要对这种车门内饰板结构进行改进,以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车门内饰板结构,以提高结构强度,有效防止门内饰板本体变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门内饰板结构,其包括具有开口端部的门内饰板本体,所述结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门内饰板本体的开口端部以封闭该开口端部的工艺桥。
在上述的车门内饰板结构中,所述工艺桥的与所述门内饰板本体连接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通孔。
在上述的车门内饰板结构中,所述工艺桥与所述门内饰板本体为一体注塑成型。
在上述的车门内饰板结构中,所述工艺桥为长条形结构。
在上述的车门内饰板结构中,所述通孔呈方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内饰板本体的开口端部设置工艺桥以封闭该开口端部,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强度,起到了有效防止产品变形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艺桥与门内饰板本体连接的两端设置通孔,从而弱化了工艺桥与门内饰板本体的连接,进而方便操作工在门内饰板本体总成焊接工序前切割工艺桥,以避免影响产品本身的功能。另外,当门内饰板本体注塑时,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使工艺桥上、下方向的两股料流汇聚到工艺桥上形成一道熔接痕,因此,当修剪去除工艺桥之后,这道熔接痕被一并去除,从而使产品外观进一步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内饰板结构的第一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内饰板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即一种车门内饰板结构,其包括具有C型开口端部的门内饰板本体7(包括图1所示的用于前车门的门内饰板本体7以及图2所示的用于后车门的门内饰板本体7),以及固定连接在门内饰板本体7的开口端部以封闭该开口端部的工艺桥5,其中,该开口端部由门内饰板本体7的上、下自由端1、2构成,即,工艺桥5的上、下两端3、4分别与上、下自由端1、2固定连接,从而形成闭环结构,进而提高了门内饰板本体7的强度,有效防止了其在注塑、生产、运输、储等过程中变形;在本实用新型中,工艺桥5与门内饰板本体为一体注塑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工艺桥5为长条形结构,其与门内饰板本体7连接的上、下两端3、4分别设有一方形通孔6,从而弱化了工艺桥5与门内饰板本体7的连接,方便操作工切割工艺桥5,进而便于该工艺桥5在门内饰板本体7总成焊接工序前被去除,而不会影响产品本身的功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工艺桥5还具有以下作用:当门内饰板本体7注塑时,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使来自工艺桥5上、下方向(分别从两个浇口流出)的两股料流,汇聚在工艺桥5上,从而在工艺桥5表面形成一道熔接痕,而减少了在门内饰板本体7表面的熔接痕(如果没有工艺桥5,则从这两个浇口流出的两股料流,必然会在门内饰板本体7表面形成一道溶解痕,从而降低了车门内饰板的外观质量甚至强度);因此,当修剪去除工艺桥5之后,工艺桥5上的这道熔接痕也随之消除,从而使得产品外观得到改善。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98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机的电子限位控制系统
- 下一篇:便于组装的自动对焦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