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罐体倒置的导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9625.8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3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海明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倒置 导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罐头在生产过程中沥去罐内残留水分的沥水设备,尤其是一种罐装沥水机控制罐体倒置的导引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水果罐头生产工艺流程中,司称前必须要设有一道沥水工序,由于水果类罐头在生产过程中,原料一直浸泡在水中,将原料装入空罐后,罐内带有大量的水分,工人必须要逐罐进行沥水操作,如果不沥去罐内残留水分,很难确保罐头固形物的实际重量,并且糖度含量也难以控制。因此,安排工人沥水操作的工序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种传统的操作方法,生产速度慢,劳动力成本高。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技术人员设计了一种罐装沥水机,此设备对提高控水质量和生产速度都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并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如图1所示,该罐装沥水机由沥水装置A、进罐输送机构B和出罐输送机构C组成,通过罐体的摆动倒置达到沥水的目的。现在该沥水机的基础上,对控制罐体倒置的导引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沥水机的罐体沥水问题,公开了一种控制罐体倒置的导引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罐体倒置的导引结构,包括转罐构件、轨道、机头、托盘,托盘设立于机头两侧,经横轴与机头下方的主轴连接,并配合相连的输罐机构运作,转罐构件的摆杆连接机头,摆杆的另一端与转罐构件的滤水档板铰接,固定罐体的控制件平行相接于滤水档板的下方与托盘相对应,滤水档板一端的开口孔套接在轨道上,并随着机头的旋转而沿着轨道滑行转动,轨道悬置于托盘上方且环绕于机头周围,滤水档板上布有洞孔。
所述轨道为条状材料弯曲成弧形且两端相接而成,条状材料的外径与滤水档板上的开口孔相适配且呈滑动配合。
位于托盘上方的轨道距机头的距离H1为两相铰接的摆杆和滤水档板平行伸展后的直线长度。
轨道位于距机头最近的距离H2为小于托盘上方的轨道距机头的距离H1的二分之一。
轨道位于距机头最近的距离H2为等于或小于托盘上方的轨道距机头的距离H1的四分之一。
轨道位于距机头最近的距离H3为轨道相靠于机头侧壁。
所述托盘的横轴上设有垂直的与控制件配合的顶杆,顶杆与横轴的连接处设有弹簧,顶杆的顶端设有圆锥状的顶块,顶块下端的顶杆两侧设有斜坡状的弧形滑槽。
所述控制件由两个夹头和两个夹脚交接在一起,两个夹脚之间连接有弹簧,两个夹头内侧设有弹性垫圈。
采用上述结构,当罐体进入到进罐托盘后,托盘向上升起,托盘侧向的顶杆也同时上升顶压在控制件的夹脚上,使夹脚向两侧撑开,夹头同时也向两侧撑开,罐体的罐口从夹头内上升至与转罐构件的滤水档板触合,顶杆在向上顶压过程中,夹脚沿着顶杆上的滑槽而移动,使顶杆倾斜,脱离了与顶杆的顶压,在弹簧的作用下,夹头将罐体夹住。转罐构件由机头的转动而沿着轨道滑行,当转罐构件位于进罐托盘上方的区间作间歇停留时,与托盘处于平行状态,轨道距机头的距离与两个相铰接的摆杆和滤水档板平行伸展后的直线长度相同;当机头转动后,轨道的弯曲弧度逐渐增大,轨道距机头的距离相应逐渐减小,转罐构件的滤水档板被迫摆转,当转罐构件移动到轨道距机头的距离最小的空间时,转罐构件的滤水档板已摆转叠加在摆杆上方,并位于轨道的外侧,罐体也随着滤水档板的摆转而倒置,此时罐体已进行了沥水的运作。当转罐构件随着轨道距机头的距离逐渐增大而旋转后,滤水档板也逐渐反转恢复到原来状态,进入到出罐托盘上方的区间,两个相铰接的摆杆和滤水档板又平行伸展位于轨道与机头之间的区间内,与出罐托盘处于平行状态,此时托盘向上运动,将罐体接送到下一工序。这一过程的运作变化,机头已旋转半周,轨道距机头的距离由大变小再 由小变大,完成了罐体倒置沥水的整个运作过程。机头旋转一周又开始第二次操作,这样反复循环运作,达到沥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罐型生产,没有受到罐型模具的限制,操作简单方便,沥水完全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沥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罐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罐构件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另一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转罐构件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另一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海明,未经胡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9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