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分相位的电感器料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8853.3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6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范敦;范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金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4082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相位 电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感器生产过程中的料片结构。
背景技术
电感器又称为电感线圈,其是组成电子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由电磁感应现象可以:只要穿过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动,线圈中就会感应出电动势,而当一个线圈由于其中电流变化而引起磁通变动时,不仅在本县权重产生感应电动势,同时会在临近的其他线圈中也可能产生感应电动势,由此而引出了判断互感线圈的同名端问题。
判别互感线圈的同名端不仅在理论分析中很有必要,在实际应用中也是很重要的。由于电感器有时需要串联使用,有时需要并联使用,这就要求在使用时必须知道它的相位,若是将其极性接错,则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对电感的极性进行判别很重要。然而,现有技术在电感器生产过程中,不仅工艺流程较为繁琐,且没有对电感器进行相位区分,其没有一个有效的判别线圈相位的方法,仅依靠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通过目视来判断出线圈的极性。这种依靠目视判别线圈极性的操作方式,不仅对工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且工作效率较低,不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在此过程中,若极性判断错误,则无法将线圈放入后续的加工治具中去。再者,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对电感器进行极性区分,因此也不便于后期的贴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分相位的电感器料片结构,其可以在电感器制作过程中方便快捷的进行相位识别,便于后期的贴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分相位的电感器料片结构,其包括:一料板,所述料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框、间隔设置于两边框内的电极脚,以及连接设置于两边框之间的数个连接带;所述设于一侧边框位置处的电极脚与另一边框上的电极脚相互对应设置;所述一侧边框的端部设有截断形成的一斜角或缺角。
其中,所述料板为一金属料板。
具体的,所述数个电极脚等间距均匀排布于两边框之间,连接带间隔设置于相邻两电极脚的中间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极脚沿边框内侧延伸设置,每一电极脚端部均设有一凹槽,且每一电极脚端部两侧均向外一体延伸设置有限位臂。
本实用新型便于分相位的电感器料片结构,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在电感器加工过程中方便快捷的进行相位区分,使普通工作人员即可方便、直观、快速的识别出电感器的极性,方便后期的贴板操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分相位的电感器料片结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便于分相位的电感器料片结构在具体应用中与线圈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分相位的电感器料片结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便于分相位的电感器料片结构在具体应用中与线圈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分相位的电感器料片结构,其包括:一料板,所述料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框10、10’、间隔设置于两边框10、10’内的电极脚12、12’,以及连接设置于两边框10、10’之间的数个连接带14;所述设于一侧边框10位置处的电极脚12与另一边框10’上的电极脚12’相互对应设置;所述一侧边框10的端部设有截断形成的一斜角11或缺角13。现有技术在电感器生产过程中,均没有对电感器进行相位区分,仅能依靠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通过目视来判断出线圈的极性,这样不仅对工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且工作效率较低,一旦极性判断错误,无法将线圈放入到后续的点焊、印字等加工治具中去,也不便于后期的贴板使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料板的一侧边框10端部截去形成一斜角11或缺角13。通过该斜角11或缺角13可以更加方便直观的进行相位区分,对工作人员经验要求较低,且方便后续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金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金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8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