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排气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8773.8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9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崔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涛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排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是一种生产排气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住宅普遍使用厨房和卫生间共同使用的排气道分为现场浇注式和预制式这两种生产方式,这两种方式在使用中发现均存在不足:现场浇注的排气道生产中拆卸模板不方便,成型时间长,占地空间大,给建筑施工带来较多不便;预制式生产方式,又分为组合式和模具浇注式,这两种方式均为人工完成制板、上料、搅拌、切料、拼装等工序,最后制成排气道产品,这种生产方式的最大不足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每道工序均是人为控制产品质量,使排气道的产品质量较难保证。针对上述不足,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排气道生产线,这种生产线的虽然是提高了一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是,这种生产线仍然无法从配料到出产品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并且生产成本高,仍有许多工序需要人工完成,产品的质量较难达到高水平,从而使排气道的生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并实现高质量的住宅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生产排气道的装置,它从原料配比、搅拌到形成产品,将所有工序均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从而使排气道产品的壁厚均匀、内外表面光洁平整,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产排气道的装置,包括两层作业平台,上层作业平台上安装第一水平轨道,第一水平轨道上设置行走的取料车,上层作业平台上安装水泥砂子物料罐,下层作业平台上设置第二水平轨道、第三水平轨道、第一纵向轨道和第二纵向轨道,上述四条轨道构成四边形,四条轨道的上表面位于相同的水平面内,在水平轨道和纵向轨道端部相会部位安装转盘,转盘安装在底座上,转盘上安装轨道,转盘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90°后,在下层作业平台的水平轨道或纵向轨道上设置一个养护箱,四边形轨道上设置行走的循环作业车。上层作业平台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与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连接。第一水平轨道与第二水平轨道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的出料口位于第二水平轨道的上方。第二水平轨道一端与第二纵向轨道一端相会部位安装第一转盘,第二水平轨道另一端与第一纵向轨道的一端相会部位安装第二转盘,第一纵向轨道的另一端与第三水平轨道的一端相会部位安装第三转盘,第三水平轨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轨道的另一端相会部位安装第四转盘,每个转盘上均设置轨道,每个转盘上的轨道在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后为相邻的、位于同一长度方向的轨道的延长轨道。转盘安装在底座上,转盘的底面与底座的上面间安装轴承,转盘上安装推柄,转盘的侧面上分别安装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推柄两侧的相同平面内。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第三转盘和第四转盘的结构相同,每个转盘均分别安装在各自的底座上,每个转盘的底面均与各自的底座的上面间安装轴承,每个转盘上均分别安装推柄,每个转盘的侧面上均分别安装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位于相同平面内。下层作业平台上设置的第一水平轨道和第二水平轨道的长度大于第一纵向轨道和第二纵向轨道的长度,在第一水平轨道或第二水平轨道上设置养护箱,位于养护箱内的轨道中部安装主动链轮及被动链轮,主动链轮及被动链轮在轨道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养护箱的长度,主动链轮及被动链轮上安装环形链条,环形链条上均布垂直于链条长度方向的挂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产排气道的装置,能够真正实现排气道的生产自配料至出产品全部工序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比现有技术生产线提高70%左右,产品的内外壁光洁整齐,产品的形状非常规则,壁厚均匀一致,并且生产成本低,劳动强度低。用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排气道的装置易于控制,易于操作,各工序之间衔接准确,不间断,能够连续生产,周转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Ⅰ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Ⅱ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转盘与底座的连接结构;图6是图1的Ⅲ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涛,未经崔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87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