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塔机双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8095.5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8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琪;邹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22 | 分类号: | B66C13/22;B66C13/44;B66C13/16;B66C2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陈潇潇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塔机双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塔机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塔机的使用非常频繁,以用于吊装建筑材料。塔机的高度一般都比较高,具体视待建的建筑高度来定。塔机的高度一般都是几十米到上百米,这个高度对于塔机内的操作人员依据视力来进行远距离吊装操作时,精准度不高,容易误操作或者误伤吊钩附近的物品或人员。此外,在物料堆放比较多且堆放复杂时,存在工作盲区。塔机的操作人员在塔机的操控室内一般是坐姿,其俯视地面进行吊装作业。尽管在吊装物在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的情况下,不存在视觉盲区,吊装作业安全隐患较小,但是对于存在视觉盲区的情况,需要通过360度全方位操控室,并借助摄像设备和显示屏来解决视觉距离的问题。
尽管如此,现有技术还是不能完全解决视觉盲区的问题,因为即使是360度甚至是全透明控制室,由于操作人员距离地面非常高,而待吊装物体随意摆放,导致在高物体比矮物体距离控制室更近时,高物体的背面依然存在视觉盲区。依靠现有的摄像和显示屏技术,难以高清晰度且广视角地显示地面吊装物的状况,所以依靠显示屏操作很不方便,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塔机双控制系统,该塔机双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塔顶控制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合作,方便地实现吊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机双控制系统,该塔机双控制系统包括位于塔顶的塔顶控制系统和位于地面的地面控制系统,所述塔顶控制系统具有第一通信装置,所述地面控制系统具有第二通信装置和用于获取/放弃控制权的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控制系统提高了地面的操作精度,放宽了对塔机顶部操作人员的要求。在吊绳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地面操作人员可以获取控制权,而在吊装物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地面操作人员可以放弃控制权而由塔顶操作人员获取控制权,从而避免误伤地面操作人员和物品,并且能够实现精准的吊装操作,提高了吊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机双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 塔顶控制系统 102 地面控制系统
103 第一通信装置 104 第二通信装置
105 第一控制装置 106 第二控制装置
107 第一操作单元 108 第二操作单元
109 第一获取/放弃控制权设备 110 第二获取/放弃控制权设备
111 控制权确定单元 108 操作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远距离吊装时,需要依靠塔顶操作人员远距离观察地面操作人员手势进行吊装操作,使得塔顶的操作人员必须要有极好的视力,并且还需要塔顶操作人员和地面工作人员进行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吊装任务,会导致整个吊装的时间比较长,还可能损害物品或者伤害地面工作人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机双控制系统,该塔机双控制系统包括位于塔顶的塔顶控制系统101和位于地面的地面控制系统102,所述塔顶控制系统具有第一通信装置103,所述地面控制系统具有第二通信装置104和用于获取/放弃控制权的第二控制装置106,所述第二控制装置106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104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和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连接。塔机双控制系统通过使用塔顶控制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将地面吊装工作和吊装物的高空提升工作分开,在吊绳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地面工作人员通过地面控制系统获得控制权,从而使得地面的吊装工作完全在地面工作人员的控制下进行,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吊装操作,并且尽可能地避免了误操作以及对物品和人员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8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幅油缸缓冲装置以及起重机
- 下一篇:大车行走机构全回转铰轴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