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式排气再循环(EGR)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7380.5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3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欣;韩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艾科维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F02D21/08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式 排气 再循环 egr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行业汽车尾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数字式排气再循环(EGR)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排放控制系统中,EGR废气再循环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燃烧温度,从而可以降低NOX的排放量。但是,由于现在的EGR系统对流量精度的控制有限,现在的EGR系统在怠速工况、加减速工况和大负荷工况不工作。只在热车后的中小负荷工况工作。从而造成了综合工况下还有相当数量的NOX产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字式排气再循环(EGR)装置,解决现在的EGR系统对流量控制的精度不足,造成了综合工况下还有相当数量的NOX产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数字式排气再循环(EGR)装置,主要包括:结构部分与电路部分,所述结构部分包括底座,底座内部的进气腔,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八个电磁阀,设置在电磁阀上的位置开关,底座两侧通过螺栓座固定到发动机的进气管上,底座的前侧有一个线束插口,用于把电磁阀和开关连接到发动机控制单元上, 底座后侧是一个废气接口,用于把发动机排气管的废气导入到EGR中;所述的电磁阀内部,有一个阀芯,其下部和进气腔底部形成可以开关的阀门,阀芯上有一个销,销上有一个垫片,弹簧通过垫片和销把阀芯固定在进气腔底部,使阀门保持在关闭状态;当电磁阀受到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控制激活时, 阀芯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弹力向上升起,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此时,位置开关受到上升的阀芯的作用,从关闭状态转为打开状态;所述电路部分包括12V电源、公共搭铁线和八个电磁阀,八个位置开关、电磁阀控制线与开关感应线,所述12V电源和汽车电源相连,用于向EGR提供工作电源;所述公共搭铁线和[a1] 相连,是八个位置开关共同的搭铁通道; 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线分别控制着八个电磁阀,其另一端连接到发动机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其是否搭铁来控制电磁阀是否激活;所述的开关感应线分别来自于发动机控制单元,是发动机控制单元的5V参考电压经过降压电阻后,分别连接到每一个位置开关,来感知每一个EGR阀门的真实动作。
一种数字式排气再循环(EGR)装置的控制方法,特别设计的EGR装置,包括一个EGR底座,底座的底部安置在发动机的进气管上,底座的后侧有一个进气口,即废气接口,通过铁管连接发动机的排气管上;底座上有八个面积大小不同的阀门;它们的大小分别是1,2,4,8,16,32,64和128;通过组合可以产生从0到255个连续的不同的流量;同时它们分别由位于底座上的八个电磁阀控制;每一个电磁阀的上面分别是一个位置开关,用来反馈阀门的工作状态;发动机控制单元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和负荷,来决定EGR的精确流量,从而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降低发动机燃烧温度提供最佳的废气再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精度的EGR流量控制,可以实现为怠速工况和大负荷工况,甚至冷怠速工况提供废气再循环;同时在中小负荷下,也可以根据工况和负荷,提供精确的废气再循环;通过组合八个不同的阀门,产生从0到255不同阶梯的流量。而每个电磁阀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相应电磁阀上的位置开关,可以把相应的状态反馈给发动机控制单元。当某个阀门失效,发动机控制单元向电磁阀发出了控制指令,而阀门没有动作时;此时发动机控制单元可以根据位置开关侦测到,产生相应的故障码,点亮发动机故障灯来提示驾驶员,汽车发动机处理故障状态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位置开关1、电磁阀2、弹簧3、垫片4、销5、阀芯6、进气腔7、线束插口8、螺栓座9、废气接口10、阀门11、底座12、电源a、公共搭铁线b、电磁阀控制线c、开关感应线d。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艾科维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艾科维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7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